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重生之大明摄政王有声 > 第482部分(第2页)

第482部分(第2页)

“是的,正是如此。”张守仁微笑点头,在他身边的王云峰却是昂然而出,高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山东出兵,亦需名实相当。”

此时在场的不仅是浮山官兵,亦有文吏,还有山东的地方官员,士绅中的代表人物。

听到此语,从皆默然。

只有浮山中人,跃跃欲试的不少。

张守仁微笑着按了按双手,止住那些想劝进的人们,对着所有人高声道:“宗室朱恩赏吾素知之,恭谨仁爱,意态恢宏,今帝室蒙难,南方所立诸王都无能为立,恩赏亦为高皇帝子孙,当立为皇帝!”

他环顾左右,又是厉声道:“皇帝垂拱于宫中,但为天下表率,号召人心,而我,则为摄政,统合全力,讨伐丑虏,将其举族一朝族灭!”

立朱恩赏,倒有人曾经想过,张守仁为摄政,更是理所应当。

倪宠最早反应过来,曾经为保定总督的张秉文紧随其后,陈子龙,吴应箕,顾炎武等名士相随,再就是浮山诸将,都是一起拜倒,山呼道:“臣等,拜见摄政殿下!”

虽未称王,但张守仁为摄政,掌握军政大权,称王爵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就以现在的局面来说,朱恩赏肯定只是一个弱势皇帝,真正的大权,尽在张守仁的幕府之手,所拜之人,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本摄政在此立誓!”

在众人揣度张守仁何时自立之时,张守仁却又厉声道:“高皇帝驱除鞑虏,得国最正,其子孙得享大国,亦是理所应当。今皇帝虽不理国政,乃天子垂拱之意,我等将在此立誓,终我等一生,不得有篡逆之心,违者,天厌之,天诛之!”

“天厌之,天诛之!”

这一次的立誓声,显然是比刚刚大出来不少。

张秉文等明朝大臣,都是热泪盈眶,刘子政这样的浮山中人,也是有松了一口气之感。

“也罢,大人愿为魏武王,我等追随便是。”

孙良栋的话,浮山众将亦是赞同,虽然与其余众人心思各异,却也是一同拜倒下去。

“多铎已经率主力北返,阿济格也从武昌北返,此辈不耐南方酷热,只留少量满洲兵和大量汉军走狗,当然,他们也是害怕我们山东。”

摄政之事已经定下来,张守仁环顾众将,厉声道:“誓师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诸君,一定鼎定胜局,安我华夏社稷,祖宗和衣冠,不再为人所辱,文明不再更迭,天下之事,尽在于吾等之手,诸君,勉励哉!”

第八百二十三章 正阳门(全书完!)

张守仁在山东立朱恩赏为新帝,同时誓师北伐,这个消息传出,立刻轰动全国。浮山遍及天下的宣传网络和情报网络在此时暴发出力量来,种种宣传手段跟上之后,除了东林党人食古不化,大骂张守仁篡逆,并且表示绝不合作之外,多半的地方势力,已经在表示观望了。

在这个时候,原本永历帝被立,成为新的核心,南明势力,都集中在永历朝的旗下,并且斗争了二十余年才被彻底平定下去。

但众人一直期待的山东一有举措之后,这些原本要投在永历朝的地方势力顿时就犹豫起来,甚至连拥立的动作也停止了。

所有人都知道,山东积蓄着强大的力量,也是唯一能与东虏正面相抗衡的力量。

在这种时候,连李成栋等降将都变的首鼠两端,不大敢继续为恶,只是驻在原本的地方,不再继续出力了。

如佟养性等清军汉军旗的大臣们虽然努力,在闽浙,在两江,在湖广,起义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力量也越来越大。

数月之后,除了和张守仁有杀父之仇的大西军余部,李自成身死后的闯军也宣布易帜,并且宣布效忠山东,效忠于张守仁。

他们在李过和高一功等人的率领下,开始往张守仁势力的控制区,也就是刘景曜的凤阳地区前进,数十万大军虽有老弱,仍然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原本的这些力量在短视的南明大臣和东林党人的排挤下,力量被消耗极大,但哪怕是在永历朝的末年,袁宗第等闯营大将仍然在坚持抵抗,他们的光辉事迹,足以叫张守仁对他们倾心接纳了。

而对闯营这一方来说,李自成死后,原就是群龙无主,他们向来对浮山这边敬服有加,两边也没有仇怨,闯营甚至要承浮山的情,对张守仁也是极其佩服,两边的合龙,也是水到渠成。

他们与黄得功和贺人龙部会合之后,以张守仁之令,沙汰老弱,挑出十余万人的精兵,重新训练,编成,发饷,原本低迷到谷底的士气,自然反弹回来。

同时,各部齐出,目标便是南都、闽浙、湖广。

张守仁这一出手,整个南方的局面,便是为之一变!

而在此时,佟养性等人请调满洲大兵的奏折,自然是一封接一封的往北京去,但到了此时,多尔衮已经自顾不暇……山东出兵了!

由临清往德州的运河水面上,满满当当全部是运兵的兵船,往河南是一支偏师,由张世福率领,扫荡当地的清兵,到潼关为止。

而主力则是张守仁亲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水陆并进,沿德州一线,直接往北京杀去。

山东兵一出,整个八旗都是震怖起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