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近黄昏,金黄色的光线照在老人的脸上,孙承宗的脸色还是十分恬淡,只是眼神之中,却是无比坚决。
“近来有议和一说,你们听说过没有?”
“听说了。”
“按说皇上意志之坚,远非先皇可比,但现今有此说,想必是国事日艰,有士大夫在皇上跟前蛊惑议和的好处。”
孙承宗露齿冷笑,冷然道:“当初老夫经略辽东时,议和一说,难道就没有吗?奴酋屡次请和,其实都是诡计。有很多人觉得,大明现在有内乱,不妨戡平内乱,再御外侮……这简直就是昏聩,人家能等你从从容容的收拾河山,再练雄兵,然后老老实实的等死吗?你们看东虏每次入关,都是挑流贼受窘之时,哪怕就不是与贼勾结,实际上也有策应大明内乱的意思。十几年前,我大明还有议和的本钱,现在东虏已经把我们的深浅看的清楚,随便就可以入关进来,在这种时候,他还愿与你议和吗?笑话,简直就是笑话。老夫之意已决,散尽家财,买兵器,修城墙,如果奴兵来攻我高阳,我愿登城擂鼓,助守城者一臂之力,如若不幸,也省得我留在世上,苟活着看我大明亡国的那一天!国事至此,岂天乎,此天乎?上天,千万不要叫我见到有这一天才好!”
做为一个读书五十年,当官三十年,位至帝师辅臣的老人,此时此刻,终于也是露出了真性情。
在他座下,孙家的儿孙们也是默然对泣。
在这一刻,孙家的命运是决定了。
既然孙承宗有殉国之意,其实也是他对国事渐渐绝望,并且看出崇祯有议和之意,为了避免皇帝被人愚弄,孙承宗愿意以自己堂堂前帝师的身份战死殉国,以激励民心士气。
这个用心,不可谓不深。
身为士大夫家族的一份子,这些孙家儿郎知道,不仅无可再劝,连自己在内,都要留在高阳,以为父祖身边的后盾。
否则的话,就算他们弃孙承宗而走,侥幸活在世上,世人也无法原谅他们,苟活于世,不如壮烈而死。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练习(1)
第二百三十六章练习
“儿子明天就去卖房卖地。”孙承宗的二儿子是一个县令,已经薄有家产,现在他也是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坚决,身体性命已经不要了,家产也是小事了。
“小孩子们送走,女人送走。”
儿子和孙子们的打算,孙承宗也知道,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也是没有办法两全和劝说的。除非是自己走,否则他们必定也不走。
“好吧,我们孙家就以此身,报效国家吧!”
孙承宗心如刀绞,脸上却是十分刚毅,这一瞬间,这个七十多岁的耕读传家的老读书人,竟是犹如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将一般。
在他膝前,数十名孙家儿郎郑重叩首,以这样的大礼相拜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父祖的决心。
国难当前,好男儿有死而已!
所谓华夏风骨,不外如是!
……
……
三列火铳兵已经在靶场中站好,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已经装好,火绳也是点燃。
天气不好,半空中有小雨洒落,还有些风。
已经是入了冬,雨水打在人身上特别的冰冷,而对火铳手来说,这个天气更是有天大的麻烦。
今天张守仁亲自校阅军中所有的火铳手,战前特训已经开展,整个浮山营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气氛之中。
所有的士兵都知道大战在即,能不能活着回来,就要看自己的本事练的高明不高明。
在张守仁的绝对统治之下,根本没有人有当逃兵的想法,更没有反抗的意识。
在张守仁成亲之前,砍下来的几颗首级,也是把所有人都震慑的不清。
以前本营厮杀,杀敌不少,砍下的敌人头颅和首级很多,但执行军法,杀自己人,那还是头一回。
张守仁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他并不喜欢用肉刑来约束部下,更不喜欢用斩首来威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