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重生之大明摄政王TXT八零 > 第212部分(第1页)

第212部分(第1页)

朱王礼的表现如同霹雳烈火,而李勇新则是手中一柄精钢三尖钯在手,表现与他以前一样,不疾不徐,形有余力一般。

每当有清军矛枪刺来,李勇新都是用三叉靶一叉,将对手的枪尖或是矛头绞住,然后借着对方来势一扭,马上戳刺,那力道何等之大,就是浮山兵用刀时,也是不敢真正用实力,如果是真的抡起胳膊去斩,虽然斩中人身的伤害加倍,但自己的胳膊轻则震动握不住刀,重则非脱臼不可。

而李勇新绞往对手来势凶猛的戳刺,一扭之后,对手兵器就是飞上天空,然后再顺势一叉,不论对手是否穿着铁甲,一定会留下三个血窟窿。

两个队官,各有千秋,却是领着部下,飞驰迎敌,面对清军铁甲骑兵,也是丝毫不露惧色,对战之时,居然并不落下风。

这是因为浮山骑队,移动太快,阵形保持较好,清军的人数虽多,但一千五百人的无甲旗丁被迅速扯开,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有甲的披甲骑兵也不过五百人,其中有数十白甲,全部围在两个多罗贝子身边,以防两个贝子出什么意外,因此这么一冲之下,居然是被浮山骑队打的阵形四散,甚至有一些披甲兵都选择避让逃散开来。

这一下,清军上下,颜面无关,大营之中正在整队出来的其余人等,都是气的暴跳起来。

这个战场,就是以济南城墙为一方,清军大营为另一边,两边相隔四里不到,说的久,但这么一点距离,骑兵高速冲刺,不过是眨眼间事。

在烟尘滚滚和雷鸣般的马蹄声中,似乎大地都在颤抖,而众人眼前,浮山骑队虽然也损失了一些人手,但骑阵居然还保持着完整,反观身后,清军骑阵被打穿了,留下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隙,在这空隙之中,是过百匹无主的战马在原地小步来回的跑着,咴咴的叫着,在它们的脚底,则是这些战马原本的主人,此时他们或是战死,或是还趴在泥土烟尘中呻吟着,鲜血在大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的,很快把深黄色的泥土染成了紫黑色,而几面旗帜就在泥土之中,被踩的破破烂烂,兵器丢的满地都是,如此情形,就如同这些八旗男儿,刚刚打了一场大败仗似的。

看到这样的场面,岳托等人,瞠目结舌,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从军至今,清军向来是以少胜多,以数百人战胜明军数千的记录比比皆是,前一阵,还以两千兵吓的数万关宁铁骑四散奔逃,而相隔一个月,居然就是有几百明国骑兵,把数倍于自己的八旗兵打了一个对穿,如此情形,不是亲眼看到而是听说的话,谁敢相信,谁能相信!

第三百七十章 惨烈的代价(1)

“精采,精采,精采!”

城头上,张守仁虽未怒发冲冠,但也是在凭栏处,看到酣畅淋漓之时,忍不住高喝大叫,连呼精采。

骑队的任务,已经是越出预料之外的顺畅完成了!

在冲阵之后,清军骑队的阵脚混乱,披甲兵和辅丁混杂一处,白甲兵在阵中正往外冲,面对少量的精锐敌人,人多并不是优势,在此时,清方将领也是才回过味道来。

在大纛之下,似乎都能听到清军主将的怒吼声和调度声,而朱王礼和李勇新已经率部重新列阵了。

仍然是尖锐的三角形的锋矢阵形,只是这一次浮山将士们的刀尖上,却是在不停的滴落着鲜血。

每个人身上都是被汗水和血水洗过一样,汗水和血水混杂在一起,淋漓而下,但每个人的眼神之中,却只有炽热之意。

刚刚的一次冲击,已经完全叫这些骑兵体会到了什么是骑战之威,什么是骑士的荣耀!

速度,激情,还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在马背上看到前方的敌人,在颠簸中感觉大地的颤动,力量,速度,完美的融为一体,在这种时候,已经感觉不到什么是恐惧,心中唯有的,就是掌控力量的□□和对杀戮的渴望。

而挥舞马刀,挺刺长戟之时,看到敌人身中刀剑,发出惨叫,滚落下马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是任何一个军人都无法抗拒的。

骑兵,骑兵!

一直到十九世纪,人类自有战争行为以来,骑兵是最好的突破和追击、侦察力量,哪怕是大炮和火枪的时代,法国人的龙骑兵一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一直到机枪的出现之后,骑兵的作用才日渐削弱,但一次大战时,骑兵做为侦察力量和机动突击力量,仍然可以影响到很多战场的力量均衡。直到坦克的出现,骑兵才真正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这个时代,眼前的情形,叫一向对骑兵只是着眼于支援和补充,主要用来机动和侦察等想法的张守仁,忍不住拍打着自己眼前的城垛……在此之前,自己对骑兵的建设和训练,实在是有点太过轻忽了!

眼前的这三百多骑兵,虽然是张守仁的训练法子,但很多机巧灵变之处,已经是带队武官和普通的骑兵自己用丰富的战斗经验来调整和改进,与训练的骑战之法巧妙的融合,在此时,整个骑队已经犹如一把打磨的十分锋锐的尖刀,在重新列阵完毕后,又是向着清军主阵恶狠狠的刺了过去!

包括罗洛浑在内,所有的清军将领,都是气的大叫起来!

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般的羞辱!

哪怕是明军装备最好,军饷最高,训练待遇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不敢用三百骑就这样在清军骑队之中,冲来冲去!

当初吴三桂是带着几百家丁,为了救自家老子,在清军阵中与人数相当的敌人狠打了一场,当时清军主力目标不在他身上,居然叫他得手,于是吴三桂就此一战成名。

第三百七十章 惨烈的代价(2)

象这样的例子,已经是十分稀少,明清双方都是习惯了清军攻而明军守,或是清军围攻,明军仓促援救,接着清军悍然一攻,则明军就大败亏输的标准流程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