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麦捆把运到稻场,人们开始忙着脱粒,这时的农民,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只有抓紧时间,把粮食收到手脱好的麦子利用晴好的天气晒好运到家中。麦秸秆往往是收好堆成草堆,作为平时引火之用。
这种时候,你会听到村里村外到处都是脱粒机吼叫的声音。
打麦比割麦还要累,一天里最热的时刻,人们都捂的严严实实在劳作,必须得捂的严严实实,不然扬起的尘土和麦芒能把人呛死。
通常是打完一场麦,再看看打麦的这几个人,根本就不像个人了。身上的衣服简直就是从水里刚捞上来的,上面'墨斋 。。'拈着一层尘土和麦壳儿,脸上也是黑乎乎的汗水拈着麦糠。这时的人们不敢大口的呼吸,因为鼻孔里也全是麦糠。所以有人就说,哪怕是让人揍一顿,也不愿打一场麦。
年轻人打完麦就把河边水深的地方“霸占”了,在水里好好的泡泡,再凫凫水,确是一件美滋滋的事。
记得小时候在打麦的时候,也是『政府』出动的时候,因为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在马路上打麦。那个时候是没有脱粒机的,都把麦子铺在公路上,让过往的车辆压一压。『政府』宣传车一辆接着一辆,要是哪一家被不幸逮着,就得接受罚款了。所以在中午和傍晚的这两个时段,打麦的人最多,因为农民觉得这时候当官的在歇着吃饭哩。
到了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着餐桌,吃点儿好的补一补,喝点小酒,解解乏。
到了睡觉的时候,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才能真正的歇歇,有些人在睡梦中都发出劳累的呻『吟』声。不过有时候天公不作美,骤然间响起的雷声使得人们不得不慌『乱』的起床,满村子又会是一片收拾麦子的声音。
不管是收割机还是镰割,一遍过后地里都有散落的麦子。这时孩子则主要上阵了,甚至一些身体硬朗的老头老太太也挎着篮子出来拾麦地里散落的麦子。
“看这麦穗大的丢了怪可惜的,拾了就能做馍馍啊。”这是老太太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不过很多半大小伙儿对老人的做法持一种不屑的态度,认为这样做还不如在阴凉处歇着。
如此多的麦地,把散落的麦子拾起来,想想那有多少?要知道,粒粒皆辛苦啊。
孙刚家就种了这一块儿小麦,所以也不赶,上午干到快11点,下午4点才出来下地干活。所以花了两天时间,才全部收到稻场里。又花了小半天借了一台脱粒机吧麦子打出来。
同样的又是一个大晴天,天『色』微明,孙妈就开始在灶上忙碌的做早饭,随后起来的孙刚和爸爸则赶紧平房顶上摊晒麦子。
匆匆的早饭过后,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不过到半上午的时候,天开始迅速转变,刚才还烈日炎炎,现在已是乌云密布,大地顷刻间被压缩成一小块黑暗。闪电似一道道火镰在天边闪现,紧跟着听到隆隆的雷声。人们都个个想家里跑,得赶紧收拾晾晒的麦子,雨说来就来。
孙刚一家人把麦子拢到一堆,来不及装袋,用大塑料单把麦堆盖上,四周用砖头压好。
起了风,而且雷声已经滚到了头顶,雨点开始下落,像鸽子蛋那么大,并且越来越密集。大雨终于倾盆而下,天地被雨线连接成了一块,什么也看不见了。一些个贪活儿的村民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在这下雨的时节,男人们可以好好的歇歇了,而女人们则不行,这仅有的闲暇时刻,她们得洗涮那些换下来的脏衣服。
这就是五月间的农民兄弟们,在广袤的土地上,他们收割着一茬又一茬的希望。
这也是人们收获的季节,这是一年中最忙『乱』的季节,虽然忙碌但内心充满了喜悦,把成熟的庄稼收获回家,手中也换回一些余钱。然后一轮的麦茬花生、大豆等作物需要播种了。忙完这些农民们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最后赋诗一首:
烈日灼土地,热浪覆麦间。
农家在地头,挥镰刈垄黄。
身似在笼屉,汗滴如雨淌。
余观此情景,心中有所感。
田家实不易,吾等应惜粮。
109。车祸(求订阅、收藏)
忙完了家里的农活,孙刚总算松了一口气,最近可把他累坏了。割麦打麦真是又脏又累,干完活不像个人形。
这天下午,一家三口人在储藏室里垛麦子,地下都是一袋袋的小麦。
正在此时,孙爸的手机响了起来。'。。||'
“喂,我是老二,什么?真的?在哪?好,我马上到。”孙刚看见爸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爸,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孙刚看着爸爸脸『色』极其难看。
“走,快点儿开车,去矿站,你小叔在那出车祸了。”矿站是二三十年前那地方有个蓝晶石矿,现在早没了,地名的叫法延续到现在。
“严重吗?”孙妈也慌了起来。
“你在家呆着,先别告诉咱爸妈。”孙爸对孙妈交代道,暂时先瞒着两位老人。
“刚娃,打电话叫120,还愣着干啥?”孙刚还没经历过这种事,有点发愣,被孙爸训斥了。
“喂,老三,老五出了车祸,你先到县医院安排一下,”在车上又打给孙刚的三叔,“嗯,嗯,我跟刚娃现在赶往现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