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乌蛇大王是什么神 > 第75部分(第3页)

第75部分(第3页)

“以后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师姐的话要当成圣旨绝对遵从,知道吗?”

“婧儿别胡闹!”三娘责备说,“你们不分大小,但以后你要听杞儿的话才对!要多向杞儿学习,如果仍是恣意妄为,为母将按家法,关你禁闭在鼓山风动石三年!”

婧姑吐了吐舌头,只好不再出声了。

晓三娘说:“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巫术曾经是那样广泛的存在着。大到国家的禅代更兴,效庙秋祀,小到百姓的消灾驱邪,择日行事,都要借助于方术。尤其在民间,此种影响更加深广,可谓无往而非术也。它为那些希望生命永驻,宴乐长在的人,带来身列仙班,飞行云中的美妙憧憬。而对于那些不堪妨受现世苦难,急欲寻求解脱者,则给予一种永脱轮回,得为冥界尊者的希望……”

罗杞听得津津有味,但婧姑可就不干了,“娘啊,你说过很多遍了,可不可以说重点啊!”

“但你罗杞哥哥并没有听过啊,你呀,总是只顾自己,以后嫁人可怎么样?”

“一样啊,不然你问杞哥哥,他说过要娶我的,而且和我平等相待。杞哥哥,是不是啊?”她笑嘻嘻地看着罗杞,一双秀眉抖动了几下。

罗杞内心立即升出一股寒意,被打折的手臂立即隐隐作痛,连忙点头,说:“对对,师父,我和婧姑心心相印,已经私定终身了。”

“胡扯!”晓三娘脸一沉,想对他们生气发作,但想到什么又不禁笑了起来,摇头道:“虽然作为山越和修灵者,对俗世一向不在意,对阿杞不是,他情况不同啊,婧姑,你要学会为阿杞考虑,理解父亲之意,媒妁之言的传统的必要与重要。”

“行啦,我知道,老妈快讲完基础课好不?”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巫术转来地下。但长期以来,虽然儒家官府不认同巫教,但实际上符咒现象在民间广泛存在,新年所挂的桃符、门联,端午节家门口悬着的菖莆,艾草,都是符的泛化形式。至于像新年祝词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口采等,则便是咒词的变化形式。可以说,有井水之处,即有符咒方术。

谈到符咒,必然脱离不了有关神鬼之玄秘之事。什么是符咒呢?咒是发号命令的语言, 符是神佛力量汇集表现的体现,也是一种打人的工具。实质上,符咒就是一种神佛表现灵力灵迹的唯一表现方式。符咒又有正邪之分,若是邪符,当然而且必然要藏私,隐瞒重点,顶多亦只点到为止。邪术,昌天下人神之大讳,害人又自损阴德。正符,则无藏私与隐瞒的必要与可能,一则为昭信大众,开扬符咒之术。二则可间接救人助人,造福人群,添己阴德。”

“妈妈,符咒既然有正邪之分,那我们是正还是邪?有正有邪,就应该有正派和邪派之分,我们是属于哪一派的?”婧姑问。

“当然是正啦!我们代表的是正义!”罗杞连忙说。

“是正是邪,只在一念之间。这一点你们千万要记住!”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十章 五术

于是,晓三娘开始对他们两人格外精心指点。

首先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 “ 肉体 ” 与 “ 精神 ” ,以达灵能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

特别是筑基 ,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灵力的一种方法。而玄典 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至于巫术的核心:符咒 —— 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符咒的起源是很古老的。祝是咒的早期形式。《正字通》云: “ 经传以祝为咒 ” 。根据《说文》对祝的解释是 “ 祭主之赞词也 ” 。《周礼》则说 “ 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泽,求永贞。 ” 这些记载很明确地反映出祝的意义就是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巫术的全面发展,是运用了以龟背兽甲上画符来启咒通神,以代替非常麻烦的以舞启咒通神,到了五代,因为帛和纸的运用,灵能修行成巫者,就发现,将符画在这帛纸上,以火焚之,再行启咒,更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就形成了一直沿用现代的符咒。

总而言之, 利用禅、静坐、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可以培养完满人格。

同时,晓三娘还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 “ 紫微斗数 ” 、 “ 子平推命 ” 、 “ 星平会海 ” 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 ※ ※

符咒的运用最为玄妙,三娘自幼便在山越族长老的传授下,学会了以火系为主的法咒,借助符咒,将自然五行的火的无形力量,化为灵能,再转换为以火焰状的攻击形态。但这种火咒虽猛但容易失控,因此三娘在教女儿法咒时,仍是以三闾的金光咒为主。

然而,在婧姑完全掌握金光咒后的一天,晓三娘把他们二人叫到训练室。

“现在我要教你们跳舞。”

“什么?”

“我们运用符咒,不过是借助神的部份力量,但真正通神,使死者复生,则需要运用最高奥秘的神舞。”晓三娘认真地解释,“古人中,人神之间的交流,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以舞悦神,所以《说文》又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这就是跳神最早的形成,而且必须是女巫来做,男巫要做的话,也要扮成女巫(读者可以看日本之《阴阳师之二》)。”

※ ※ ※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