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比尔盖茨语录最经典的十句话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被这一信念所指引,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他们看到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并不仅仅停留在新产品诞生的喜悦之中,而是设法了解到这种计算机缺乏支持计算机运行的语言。于是,盖茨和艾伦就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8080配上Basic语言,此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随后他们的微软公司了解到当时的计算机巨头IBM也在寻求操作系统的软件支持,于是他们就从另一家公司获得了一种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许可证,并将其改进后于1981年以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为名推向市场。此举使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借助IBM这股大风,平步青云,销售量猛增。而且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是最早进入市场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由此它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更多用户的认同。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是微软成功的法宝。这当然与公司第一把手比尔·盖茨的精明能干、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盖茨说,谁最先把握住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最先获取了胜利的法宝。

MS-DOS操作系统是通过使用者键入命令,为电脑提供指令,使电脑执行各种工作程序的。当几年后,盖茨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获取了对方正在研发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时,微软也亦步亦趋,于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用一种“友好的、卓越的”图形用户界面来服务计算机用户。

1987年,由于电脑市场的激烈竞争,个人电脑得到了飞速发展,微软的“Windows”1,0已明显滞后于市场。OS/2等操作系统也呼之欲出,精明的盖茨在充分分析市场信息之后,发现软件大战最终裁决权并不在他们自己手上,而取决于市场。在这样对自己十分不利的信息中,发现了对自己十分有利的商机。于是继续推进Windows操作系统的研制工作,直到 1990 年推出 Windows 3。0 之后情形才大不一样,凭着一股屡败屡战的韧劲儿,微软公司终于发展成为年利润额达 250 亿美元的大企业,最终在市场上赢得了霸主地位。

与其说盖茨是创业家,不如说是产业预言家。盖茨有关个人计算机的远见和洞察力一直是微软公司和软件业界成功的关键。即使过了三十岁,他仍然自己参与程式设计与开发,维持与科技间的温度。盖茨积极地参与微软公司的关键管理和战略性决策,并在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会见客户和通过电子邮件与微软公司的全球雇员保持接触。其余的时间就在办公室两台电脑的不同窗口中工作,一台从互联网络中连续不断地获得数据,另一台处理着上百封电子邮件和备忘录,把他的大脑与网络联成一体。他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实在惊人,也许他的思维真是数字化的:没有脆弱的感情,没有含混的模拟状态,只有数十亿的二进位脉冲、冷静地将输入转化成正确的答案。

而目前的微软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员工多达40,000名。对于内部信息的有效收集也是微软成功的奥秘之一。杰夫·斯密斯,微软团队产品经理说:“微软必须知道今天谁在干什么,我们还希望他们知道,明天微软希望他们干什么。我们需要实时的信息以保证为大量的团队改组或者其他改变提供指示。作为智力产业,了解员工在哪儿,在干什么,他们擅长什么,他们需要怎样的培训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互联网的积极倡导者,对微软而言,最重要的是迅速改变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微软的基业也就在这无穷无尽的信息吸收处理中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一棵小草飞速膨胀成一株参天巨树,并且强大得让人瞠目结舌。

制定一个可行的创业计划

盖茨有个尽人皆知的著名梦想:将来,在每个家庭的每张桌子上面都有一台个人电脑,而在这些电脑里面运行的则是自己所编写的软件。当然,这一梦想并非仅仅出于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少年盖茨在为自己的这一梦想激动的同时,也隐隐看到了在它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这位西雅图著名律师的儿子从小酷爱阅读的就不是儿童图书,而是法律和商业方面的成人杂志。从盖茨的青少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出,也许盖茨最早所具有的梦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财富、成功、金钱对一般人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已,但盖茨却能够将这一梦想与自己新接触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梦想有了坚硬的基石。

实力雄厚、眼光开阔的家庭背景是盖茨创业最大的财富,加之赶上PC市场的大发展,还有美国市场鼓励创新、宣扬创业的机制,更有美国人历来以快速积累财富评价个人行为才智的价值观,都是盖茨成功的内在动力诱因。比尔·盖茨19岁创业时默默无名,到了三十几岁居然成为白手起家的世界首富,他的思考模式、做事情的方法也是和一般的企业家是不一样的。

早期盖茨和艾伦也只能从开创性的工作中更多地体会创造的乐趣,而不是财富的滚滚而来。但是盖茨在创业之初对于软件推广就有了一个独特的计划。他的创业计划就是将原来自娱自乐、甚或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技术水平的软件变成赋予商业价值,使其变成盈利的工具。盖茨是第一个提醒人们重视软件非法复制问题的程序员,也是盖茨结束了最初一些编程人俱乐部所倡导的开放共享的传统。

当1975年,盖茨和艾伦开发出为阿尔塔使用的BASIC程序时,这套简单的程序让濒临破产的艾德·罗伯茨凭借可以简单操作的微型计算机重新获得了生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微型仪器公司所收到的现款不但摆平了30万美元的赤字,而且还有了25万美元的盈余。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机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把支票和汇款寄住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更有一些计算机迷乘坐飞机来到阿尔伯克基,希望能够更快地得到阿尔塔计算机。

盖茨也因此坚定了其创业的信心,将自己的财富之路设定在通过销售软件来赢得市场。他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在整个市场上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盖茨从创业之初就通过法律约束来巩固这个地位。当年夏天,他们与罗伯茨正式签署了许可协议,着重申明了关于8080计算机的配套软件的使用权利,并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4K版本BASIC 每个拷贝30美元;8K版本BASIC 每个拷贝35美元;扩展BASIC 每个拷贝60美元。

这个在盖茨父亲指导下签署的有效期为10年的协议给予了微型仪器公司独有的在全世界范围使用和许可BASIC的权利,包括向第三者发放从属许可的权利。但是精明的盖茨在协议中同时也声明,微型仪器公司同意全力以赴许可、推进并使BASIC商业化,如不能尽力,将构成此协议终止。

这句当初看起来不关痛痒的话,却决定了盖茨和微软公司最初的命运。因为,BASIC商业化的推进,正是意味着盖茨财富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这个协议后来引起了诉讼,但是最后诉讼胜利,也完全是靠了这几句话。

这个协议最后成了不断兴起的计算机软件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的范本,成为这个行业的法律标准。而这种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的软件转让方法,也在当时开了软件盈利模式的先河。虽然这个协议给盖茨带来的潜在商业利润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能从软件开发中赚到18万美元。但这并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清晰可行的创业计划:通过开发软件并进行市场推广,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最初,微型仪器公司每月售出几千台机器,但是却只能卖出几百套BASIC,盗版软件成了盖茨创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整个1975年过去了,他们仅收到少的可怜的1。6万美元软件许可费。

当时,自由拷贝软件是电脑爱好者们的传统,不为软件付钱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盖茨出于为微软利益着想的目的,第一次勇敢地向传统提出了挑战。1976年1月,他在《电脑通讯》杂志上发表了有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信中把软件的非法拷贝者称为贼,并断言:如果不给软件开发者合理报酬,就不会有人去开发真正有用的软件。

信的开头这样写到:对我来讲,现在的电脑爱好者圈里最要命的问题就是缺乏优秀软件,相关书籍和应用软件。如果没有好的软件和一个懂得编程的所有者,个人电脑简直就是一种浪费。高质量的软件可以被业余爱好者编写出来吗?

他诘问电脑爱好者,“多数的电脑爱好者必须明白,你们中大多数人使用的软件是偷的。硬件必须要付款购买,可软件却变成了某种共享的东西。谁会关心,开发软件的人是否得到报酬?”

在给盗版者写了第一封公开信后不久,又盖茨写了第二封公开信。他的言词越来越激烈。要求个人计算机的早期用户们停止盗用他们的软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赢利,才能用赢利生产更好的软件。这些信件在软件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但盗版风仍愈闹愈凶,成为一个时代的新闻。

其实,正因为盗版和盖茨的一系列反盗版的活动,才使微软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并为盖茨的微软事业打下了社会基础。经过一番大讨论,源代码被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内,从而使软件产业真正进入了商业化的时代。1979年,盖茨将公司迁往西雅图,并将公司名称从“Micro…soft”改为“Microsoft”。

同时,有关微软公司的广告也不断出现,广告的直接提出了一个口号:没了微软,微处理器算什么?这个广告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软件的重要性,强调了没有软件,硬件一点用处也没有。广告还自豪地宣称微软公司大量生产井提供优质软件,它面向任何数量、任何复杂水平上的任何微处理器。

为了减少盗版软件给微软带来的损失,盖茨还与微型仪器公司打了九个月的官司,最终成功收回了软件的许可权。在此期间,盖茨摸索出了另外一条反盗版的路子。他认为软件应该按固定价格卖给硬件公司,然后硬件供应商将软件的成本加到计算机的价格上。

1981年,微软通过向IBM的新款个人电脑授权许可MS…DOS操作系统大赚一笔,此后它又向其他计算机制造商进行软件捆绑销售,开创了在PC行业施展身手的舞台并一直持续至今。就这样,在低价授权、以量致胜的方式促销下,微软BASIC很快成了电脑产业的软件行业标准,当时几乎每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都会使用微软授权的软件。

这样一来,软件公司就不必再为盗版而苦恼了,而且,微软通过这种方式还牢牢控制了产品,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以免费或者低价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后来,盖茨也反复使用这个伎俩,特别是当他进攻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市场时。先让大家用上他的软件,上瘾后,再收钱!因为没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也就是非法复制传播),任何一个新产品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动力。

这些努力让盖茨和他的软件产品终于看见了黎明的曙光。从此,盖茨按照这个既定的创业计划,在软件开发推广的道路上开始了加速度的冲锋,驶向了微软帝国财富的巅峰。也正是在这些努力的推动和影响下,软件业才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今天这种蓬勃兴旺的地步。

创业搭档的选择

当微软公司在最初的广告攻势中宣传自己无所不能的编程能力时,任何不明就里的人看到这个广告都会以为这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其实这个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4人店,差不多都是哈佛的或者是湖滨中学的那一帮子计算机迷。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公司里仅有两名雇佣员工是长驻的。他们住在阿尔伯克基一个没有什么家具的房子里,另外两个中盖茨在跑来跑去地上学,艾伦则服务于微型仪器公司。但是正是这个简单的公司却赢得了IBM、苹果电脑等当时大型的电脑制造商的青睐,并逐渐确立了在软件行业的领袖地位。这一切成就的得来,并不单单属于盖茨一个人,在盖茨的光芒之下,还站着他创业中不可或缺的团队成员。

在盖茨的创业团队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保罗·艾伦。这个因与盖茨一同创立微软而成为亿万富翁的依然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他投资屡屡失手,投资的公司可谓一片狼藉。但这并不影响他一如既往地邀请亲朋故旧和娱乐及IT圈的名流来到他耗资数千万美元的游艇上享受声色之娱。而由他赞助进行的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已经在2004获得成功,也意味着这位昔日的创业者将成为最早遨游太空的商人。

艾伦是盖茨在湖滨中学的同学。其父亲当过20多年的助理管理员,因此从小博览群书。1968年,与盖茨在湖滨中学相遇时,比盖茨年长两岁的艾伦以其丰富的知识折服了盖茨,而盖茨的计算机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同迈进了计算机王国,掀起一场软件革命。

在谈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时,盖茨回忆说:“他读了4倍于我的科幻小说,另外,他还有许多解释自然之奥秘的书,所以,我就问他有关‘枪炮工作原理’和‘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保罗把这些都讲解得头头是道。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数学和物理作业,这就是我们何以会成朋友的原因。”

艾伦的特点是说起话来柔声柔气,为人很谦虚。这一点在最初的公司业务开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与罗伯茨合作改进BASIC程序的过程中,罗伯茨虽然敬重盖茨的技术能力,但非常不喜欢他的对抗方式。罗伯茨说:“盖茨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艾伦比盖茨更富于创造性,盖茨和我争来争去,但是一个好办法也拿不出来,可是艾伦能。他对我们公司还是有一些帮助,而盖茨只能是添乱。”有了艾伦从中斡旋,最初的合作才不致于破裂。

艾伦是一个喜欢技术的人,所以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盖茨则以商业为主,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一人全揽了,两位创始人配合默契。艾伦在研发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远见。正是对于技术上的敏感,艾伦才不断地向盖茨提出创办公司的要求,并一再鼓动盖茨退学创业。

因为艾伦的谦让性格使然,微软公司开办之初,盖茨在合作协定中获得了微软公司大部分的权益。在公司股份中,盖茨占60%,艾伦占40%。因为盖茨可以证明他在Basic语言的最初开发中做了更多,而艾伦也认可这一点。不久以后,这种比例又进一步调整为64比36。但是,从股份的多少不能划分的是,盖茨和艾伦这个精干的创业团队,缺一不可。

艾伦为盖茨制定了“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的公司发展战略。1981年,IBM的个人PC问世,急需一个配套操作系统。又是艾伦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搞到了SCP-DOS程序的使用权,两人对该软件程序作了扩展改编,重新命名为MS-DOS,再反销给IBM。MS-DOS是微软开始走向世界软件业第一品牌的发家宝。

可以说艾伦是盖茨创业道路上最大的推动力。正是他拿着登有微型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