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炸弹引爆了。课堂上热闹得不得了了。
而且,我突然在课堂上发现,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每次上公开课,都那么热闹而且那么有效?
第三十一章 教室像炸了锅一样
是啊,好些次了,我的课堂上都是热热闹闹。
好看,而且,下面的老师们都有想参与的意思。
一般来说,听课的老师是不能做任何动作的,他只能听着,不能有任何表情,不能参与学生的活动。他们只能在课后进行评价、评点。否则,就会让上课的老师莫衷一是了。更重要的是,可能就会产生对执教者的不尊重。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就在我的课堂上诞生了,它就是方芥舟语文教学法。在遥远的将来,方芥舟大语文教学法将会引爆语文教学的彻底革命,让语文回到语文,把语文还给学生,尽显语文魅力,弘扬汉语文化,振兴中国语文,竟然就是方芥舟老师实现了这样的语文使命。而在此之前,人们苦苦追求,刻苦探索,最终换来的都是四个字:少、慢、差、费。
我这时哪里会想到遥远的将来,正是这一种教学方式催生了疯狂新构想教育公司的成立并有了重大的语文教学的革命性突破呢?
这时的我,才不过是26岁的小伙子,是一个在冯大光嘴里所说的,方芥舟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张白纸。而且这张白纸上还没有写上什么,虽然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冯大光的话我懂。我也懂得冯大光为什么要讲这样的话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讲话。他如果不这样讲他就不是冯大光了。
在青龙中学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我所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巧妙,可是又都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
在确定了作品是写了什么样的主人公之后,我突然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说说,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教室一下子像炸了锅一样!
什么?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有没有听错?
我笑着说,没有错。我是在问大家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写作的时代背景。这两点可以统一起来,因为,叶圣陶老先生写的就是他当时面对的问题。
可是,有一个学生大胆地站了起来说,过去,这样的问题,都是老师讲的。而且是拿着资料上的材料讲的,老师们才有这样的材料,我们是没有的。
听听,这孩子讲了一种现象,老师为什么能在课堂上握有话语权,是因为他们有着学生们没有材料。说穿了是教学参考书。
我一个年轻人,当时还不能洞穿这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在遥远的将来,是在新世纪才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当时就觉得,既然是孩子们上课,当然得由孩子们来解决问题。
何况,这样的问题,我们做老师的何必搞得讳莫如深呢?书上全有。
于是,我说,这样,我们先不说这材料是不是老师手上有还是没有。我举起我的课本,把讲台上的东西也都举起来,说,反正,我现在是什么也没有的。
学生不信,说,你备课笔记上有。
这一来,我只好老实交代了,同学们,你们的老师今天没有备课笔记。我把备课笔记也举起来,打开。
这下,课堂上又一次炸锅了。我看到后面听课的老师们也都睁大了双眼。丁主任低着头,记着笔记,我无从知道丁主任什么态度。
学生又说,那老师你肯定记在教材的书头上。
我说,这你也不允许吗?
一下子,课堂上出现了非常轻松的气氛。
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那大家也就来学学老师,看看能不能在书头上,字里行间,我们添加点什么。我们先来找,究竟,这样的人物,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里。
一个同学举手说,那时候有米行。课文开头就写了,万·盛米行的河埠头。
又一个孩子说,这些人是从乡下来的,来粜米的。只不过,这一年,米价跌得厉害了,戴旧毡帽的今年命运不好。
嗯。我说,这孩子讲得太好了。这一年收成不错,但命运不好。还有吗?
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说得太好了,我说,有了洋米洋面了,还有了洋火洋油。洋,就是从哪里来的?
外国。孩子们齐声说。
呵,我说,那时候,有了外国的东西进到中国了。想想看,应该是在什么时候。
那时候是用洋钱的。好像人们不喜欢钞票。反而袁世凯袁大头反而这些农民们更喜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