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中记载,到了清代,宫中特设"绣花局"。宫绣就是绣花局的来自各地的绣女们,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并且融合了多种优秀绣工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法。
以前轻舟并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刺绣的相关知识,只知道我国有四大名绣,那还是老师在讲别的知识的时候顺便提到的。
自然她也不知道京绣是什么,现在看来京绣就是宫绣,就是宫中专门给皇家做绣品的绣女研发出来的一个绣种。
四大名绣多数都分布在南方,轻舟觉得离自己都非常的遥远,所以她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膜拜的心态在看。
但是提到宫中的绣女,她的心就激动了起来,或许这个京绣还真的离她不算太远,轻舟放下书就往东屋跑。
李兰芝正坐在炕头补麻袋,马上自家也要给黄豆脱粒了,家里的麻袋都得仔细检查,有破洞的要补好。
忽然见闺女两眼放光的跑了进来,李兰芝笑道:“都多大的姑娘了,还疯疯癫癫的!这么看着我干啥?”
轻舟一屁股坐在炕沿上,拉住李兰芝的手,激动的问道:“妈,我记得听谁说过,咱们这附近住着以前宫里出来的宫女什么的,还会绣花?”
李兰芝想了想,“啊……好像有这么回事吧?我也记不大清楚了,说是荣华乡有个老宫女,一辈子没结婚,后来领养了个孩子,又当闺女又当徒弟的……算起来如今也八十多岁了吧,在不在都不一定了。你问这个干啥?”
轻舟一听居然还收了徒弟,那就更有希望了,“那她徒弟应该还在吧?妈,我想学刺绣,你帮我打听打听,这老人家到底住在哪里,叫什么?如果她不在了,找到她徒弟也行。”
李兰芝想了想,问道:“你不是会绣花吗?我看你给你大表嫂绣那个就挺好,这还不行?绣花不都这样,还能绣出啥花样来?”
轻舟拿起柜盖上的圆镜子,翻过来给李兰芝看背面的图案,“妈你看这两只猫像不像真的?”
李兰芝扫了一眼,说道:“还真不真?这不就是个相片吗,难倒这还是画的?”
这张图片她早就熟悉了,不过听闺女这么问,就又伸头过来仔细看了一眼,“嗯,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画的,我早先一直以为是个相片呢,画的可真好!”
“妈,这是绣的!”
“啥?净瞎扯,这哪能是绣的呢!这怎么绣?”
“确实是绣的,这个就是拍的绣品照片,绣品名字叫《猫》,在国外都得了大奖。”
李兰芝这回真的震惊了,赶紧放下补麻袋的大马针,拿起镜子仔仔细细的看,一边看一边感叹,“这真是绣的?我的妈呀,这也绣的太好了,你看这绒毛,这么细的绒毛咋绣出来的?这得绣多少针啊!”
轻舟在旁边两眼亮晶晶的直点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看来老妈都被征服了。
“难倒你问的那个老宫女也能绣这个?”
轻舟:“现在还不知道呢,先要找到人了解一下,如果她是宫里绣花局出来的,就一定有一手好手艺,不一定会绣猫,但是她随便绣点什么都够我学几年的了。”
李兰芝一听也有点激动了,又看了一眼那两只活灵活现的猫,说:“行,我这就出去给你问问。”
李兰芝出去打听了一圈,回来说,“荣华乡是有一个老宫女,说是开始是在乡里来着,后来她那徒弟嫁到了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她年纪大了也跟着去了。荣华乡下边有十来个村子呢,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个村。”
轻舟听到准确的消息心里高兴,“有这个人就行,咱们这离荣华乡这么远都听说了,到了当地一打听准能找着。”
“你还真打算去学这个刺绣?人家能教给你吗?”李兰芝问。
“先找到人再说吧……”轻舟觉得现在都还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那老人家到底是不是宫里绣花局出来?现在那么大年纪还能不能绣花都是未知数。
不过既然动了要学习的心思,又有了消息,这个事情就像春天的野草,迎风而长,再也停不下来。
轻舟跟爸妈商量了一下,反正家里的农活她也帮不上什么忙,正好趁现在裁缝铺没有生意,去荣华乡走一趟。
自从哥哥走后,家里的二八大自行车就清闲下来了,老爸没事儿不出村,轻易不会动用它,今天轻舟要骑着它自己去荣华乡。
临出门李兰芝还有点不放心,以往轻舟去哪里都有哥哥跟着,现在看着闺女自己骑车拐上乡道,李兰芝心里酸酸的。
荣华乡不算远,离胜利村也就三四十里路,九月末的天气,秋高气爽,太阳也格外的金黄耀眼。
早上的阳光斜斜的撒下来,将路上自行车的影子拉得变了形。轻舟看着自己骑车的影子穿梭在大杨树的影子里,忽然就想起了以前每次从学校回来,哥哥带着她都是这样穿梭在夕阳的树影里。她想哥哥了,非常想……
虽然乡、镇是一个级别,但是多少还有点区别,海北镇相对来说比别的乡要大一点,也繁华那么一点点。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