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身不由己(1)
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但我们不能“一俊遮百丑”,忘却了李世民其实是通过政变夺取帝位的。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哥哥和弟弟。
一
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父子亲情。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李渊似乎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家族子孙繁衍,枝繁叶茂。与宋高宗赵构、明宪宗朱见深和咸丰皇帝等人不同,李渊根本不用为绝嗣的危险而苦恼。在许多同是皇帝的人眼中,生育健康的皇位继承人几乎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皇朝血统的延续被视为天下政治大事。李渊不仅拥有二十二个健康的儿子,而且其中更不乏出类拔萃的人选。他与正妻窦氏生育的四个儿子就算得上是人中之龙。三儿子李玄霸武力超群,可惜早死;长子李建成帮办朝政,多有功勋,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四出征伐,战功显赫,被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善使长矛,是军中勇将,被封为齐王。这些能干的儿子在大唐王朝的创建和巩固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父亲李渊分担了许多压力。在许多中国古代皇帝看来,李渊已经不是令人羡慕的对象了,简直是招人嫉妒。许多皇帝尽管不愁没有儿子,但那些儿子不是不学无术,就是骄横跋扈,没有一个可用之才。最可怜的是晋朝的司马家族,一连出现了两个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和晋安帝司马德宗)。也许在天堂里,司马家族正注视着地上的李渊,恨得牙痒痒。
但是李渊有李渊的难处。拥有一群能干的儿子有拥有一群能干的儿子的烦恼。如果这些孩子都谦恭礼让,没有权力欲,那就好办了。可是面临一步之遥的皇帝宝座,哪个做儿子的不怦然心动呢?更何况这些儿子都参与了打天下的过程,都有自己的想法、地盘和小集团。皇位只有一个,有能力、有野心争夺它的儿子却有一群。你说李渊能不发愁吗?
在这么多儿子当中,最先引起李渊注意的,或者说李渊最先喜欢上的人是二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别馆。起初,忙于个人仕途的李渊对李世民并没有特别的注意。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在雁门关被突厥围困住了,征召各地的军队勤王。李家也要出人参加勤王,李渊就让17岁的二儿子李世民代表李家执行贵族的军事义务。李世民就进入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队作战。对于李家这样世代勋贵的人家来说,派其中某个儿子去勤王是件小事。李渊也没太放在心上。谁想这一去,李世民竟然一鸣惊人,大大长了李渊的面子。
事情是这样的:云定兴召集战前军事会议,确定了全军轻装快进,迅速寻找突厥铁骑决战救出皇帝的作战方案。李世民不顾人小言微,主张应该大张旗鼓地稳步进军。他的理由是突厥擅长骑兵突击,这次围困隋炀帝就是采取突击战术,希望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突厥人看到隋军大张旗鼓而来,会以为是隋军准备妥当,已经失去了打突击战的意义,因而可能主动撤军。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大吹大擂地进军。突厥真的以为隋军主力准备停当,没等接战就主动撤军了。李世民不战而退突厥兵,救驾有功之事,立刻在隋朝官场和贵族圈子中传为了美谈。大家都知道李渊有个擅长谋略的好儿子。
李渊自然是喜出望外,对李世民另眼相看。
李渊自己在隋末的仕途并不通畅。隋炀帝去扬州的时候,命李渊督军在并州一带清剿叛乱,防御突厥。李渊在并州作战直至出任晋阳留守之间,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长子李建成则带着母亲、弟弟和家人在河东地区居住避祸,为父亲解除后顾之忧。李世民在晋阳期间,参赞军务,招兵买马,是李渊策动晋阳起兵反隋的核心参与者。在决定造反争夺天下后,李渊紧急将李建成、李元吉等儿子都秘密召到晋阳共同起事。毕竟上阵不离父子兵。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军;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率右三军。这一回,李建成兄弟俩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并且一直延续到最后。李世民因为出色的军事谋划和冲锋陷阵的能力,逐渐成为了李唐阵营的重要战将,常年领兵在外;李建成则一直跟随李渊身边,负责军中行政和后方事务。兄弟两人各尽所长,书写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txt小说上传分享
身不由己(2)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可以说,新朝建立后,李渊宣布的继承人选是明确的——那就是李建成。一方面,李建成是嫡长子,是宗法制上的第一继承人;另一方面,李建成经过长期的政治考验,多有功勋,表现出了未来皇帝应有的素质。对于李世民,李渊以高官厚禄和军事实权来补偿,继续让二儿子常年在外征战。李元吉则在家族起兵反隋、大军入关后,留守太原。唐朝建立后的第二年(619年),刘周南侵并州,李元吉无力抵抗,弃守晋阳逃归长安。按律,李元吉要交朝廷严惩。李渊却没有惩处这个小儿子,只是加派军队收复太原了事。事实上,李渊对几个儿子基本上是满意的。儿子们一旦有什么过错,他也不进行实质惩罚,责备几句了事。
李渊可能也觉得自己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有点“蔫”。长期的###使他很少明确、强硬地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李渊认为政治犹如流水,水到渠成。人不一定随波逐流,但抽刀断水也是办不到的。事实上,在李渊的一生中,李渊面临的政治选择余地很小。他已经完全习惯于最后时刻在两三个选择面前作简单的判断了。现实政治给予了这样做的李渊巨大的回报。很自然地,李渊把对政治和决策的理解延伸到了对家庭事务的处理之中。他不仅不会树立威严、强硬的父亲形象,而且觉得在血肉相连的亲人面前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遗憾的是,李家的儿子们不这么想。当李渊猛然清醒,希望履行严父职责的时候,却发现儿子们羽翼已成,管不了了。
二
权力不见得是多么好的东西。权力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权力欲,进而扭曲人性。
李世民即使不是皇子,也会成为一个尾大不掉的权臣。经常出征的李世民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威震天下。唐朝建立后,王朝的势力范围被局限在关中地区。秦王李世民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将唐王朝疆界拓展到西北方面;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恢复了李元吉丧送的失地。李世民还亲自指挥了虎牢战役,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军事集团,取得了唐朝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毫不夸张地说,李渊的大半个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的威望直线上升,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迎接。
李世民奇迹般的成功给李渊出了难题。他只能以更高的官职和特权待遇来补偿李世民的功勋。到武德四年冬十月,李世民已经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位在诸王之上,太子李建成之下。李渊又下诏特许李世民自置官属,俨然形成一个微型的朝廷机构。武德八年李世民又兼任了中书令,成为宰辅,集军权、行政权于一身。李世民身边文臣武将聚集,许多地方官员也投入他的门下,形成了庞大的秦王集团。这些人投靠李世民,不是单纯地被李世民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