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天子朝服的赵昺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
此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
宰杀献给天帝的牲口,并将玉器、缯帛(zeng,bo,一声,祭祀用的丝绸等物。)等祭品堆放在柴垛上,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
郊祀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奏不同的音乐,跳不同的舞蹈。
比如说“景平之章”,“奉平之章”,“嘉平之章”等等。
舞蹈也是不一样的,有“干戚之舞”,“羽龠之舞”等等。
(龠,yue,四声,一种似笛非笛的乐器。)
禋燎之后就到了送帝神环节,赵昺再次行三跪九拜大礼。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道。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在天地万物之中,人应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所以古代祭天就是提醒百姓们要“顺天时、合地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人要有敬畏之感。
人间的帝王面对天帝时候要俯首称臣,故祝册中有“嗣天子臣赵昺”之说。
皇帝作为“天子”,就必须要与天帝保持密切联系,这样的祭天仪式就成了皇帝与上天对话的一种方式。
郊祀大典,帝王得到了上天的授权来统治万民,并传达上天的意志。
这便是一个王朝、一位帝王合法性的来源。
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不论是宗室、朝臣还是百姓士卒,人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圜丘之上的赵昺,生怕错过了如此重要的大典仪式。
而赵昺也在望着圜丘之下的文武百官、百姓兵卒。
赵昺暗暗感叹,这些都是自己的希望,中兴大宋的希望所在。
赵宋羸弱偏安,总以为只要出钱给岁币就能保平安,可事实上呢?
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亡于游猎、游牧民族之手。
虽然经济发达,但“弱宋”这个帽子在后世戴了数百年之久,挥之不去。
赵昺的目标不但是经济发达,更要让大宋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决不能让后世的悲剧重演。
其中矮脚鸡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祥兴皇帝庄严肃穆的第一次郊祀大典就这样在赵昺带领着群臣、百姓行完三跪九拜大礼中结束了。
祭天大典结束了,回到海口行在的赵昺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匆匆忙忙沐浴更衣之后,在大殿之上又开始了一次大朝会,并接受百官祝贺。
站在一旁的李邦宁宣读了赵昺给文臣武将、三军将士的封赏圣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