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支援前线(一)
1948年11月6日,震惊国外的淮海战役打响后,怀远县郭刚集属这场战争的后方。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带驻满人民解放军,当地的老百姓也迅速组织了支前机构,全力以赴,投入了紧张的支援淮海战役支前工作。
为解放军筹款筹粮,组织运输队,单架队。
一日下午,郭刚集街上,新当选的街长宋学友出来了。手舀一面大锣走在大街上,他一边鼓锣,一边传达上级布置,要求号召大家,本着“有钱的出线,有粮的出粮,有牛的出牛,有车的出车”的原则,筹备支前。
街长宋学友,二十来岁,鼓锣这种事情,是大姑娘出嫁第一次,还有些不好意思。可群众没有一个笑话他的,有了主心骨,有什么行动时大家都听他的,如同小孩依偎着妈妈一样。街上的老百姓们听到了,没听到的,互相传达,大家纷纷响应。
第二天一大早,宋学友和陶文彬,全廷三,刘开太四个年青人,牵着牛套上贺财主家的铁边大车,向郭刚集东头走。
准备装载堆放在关公庙门前的大白菜和面粉,然后送到战斗在前线的解放军部队。
车开到卖蒸馍店门前,被站在那等候多时的金根姬叫住了。她指着门前放着的六袋白面粉,非常热情地对他们说:
“把这几袋面粉也送上部队吧!”
“好嘞!那得先称不称重量,再打一个收条,这是解放军的纪律。”宋学友说道。
“不用过秤了,昨天你们已经秤过了,这几袋面粉算是我多交的。”
“面粉交光了,那你没有面粉,以后开店咋办呢?”
“俺自有办法的,人民解放军在前方吃苦受累,流血牺牲,俺这点难处算什么——不开店了,俺歇一阵子,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俺再开店营业也不迟。”
“那可不成,你是一个寡妇,我们得给你留下两袋面粉,供你生活的。”
金根姬仍是不要,最后,四个年青人生拉硬拽,才好不容易给金根姬留下一袋面粉。
大车开走时,金根姬问他们说:
“你们在那集合?”
“干河道口,临时转运站。”
“你们到干河道口,等一下,路上冷,俺给你们烧一些饭菜,留你们在路上吃。”
“不用了,金根姬同志!我们年青,带的有干粮。”
东方泛白的时候,郭刚集周围开始出现黑压压的老百姓。有大车拉,小车推,还有的身上背,肩上挑,从四面八方正向郭刚集方向集中。几路支前的车队井然有序,排列在街道上,等待着出发。
干河道口有二十多间房屋,被解放军当成临时转运站。那里人声马嘶,熙熙攘攘。有的同志在指挥排队维持秩序,有的掌秤,有的记帐收条,有的带领民工到仓库去装面粉。
数千人的支前的民工,都挤在临时转运站门前一块乡场大小的地方,足足折腾时近一个小时,才渐渐地离开郭刚集,浩浩荡荡火速北上,向60里开外的双堆集向方前进。
出了郭刚集有五里地,天上刮寒风,郭刚集的四位年青人冷得身上发抖,这时候,走在前面牵牛的陶文彬说:
“金根姬同志说得对,人家考虑的周到,能喝点烧汤,吃点烧馍,那就是好些,不冷。”
“走吧!干革命哪这那多费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一百二十三章、支援前线(二)
郭刚集的车队,迅速开到了北淝河边,当时河水浅,结着薄冰,渡口用柳条,树枝,干柴临时垫上大车道。在郭刚集这一带,宋学友的铁边大车,是第一辆领头过河的大车。
车慢慢地下到河底,河道刚过一半,刘开太赶的大车,车轱辘陷进了泥坑,使劲加鞭赶牛,车还是拉不上去。宋学友和陶文彬就去抗车,宋学友在大车边抗车把,牛一加鞭,大车一动把一甩,把宋学友甩下河中,栽个嘴肯泥,棉裤、棉袄全都打湿了。
等大车过了北淝河,四个小伙子全累得趴倒在河堤坝上,再也走不动了,又累又饿,但他们没有人去动大车上的干粮。只打算歇一歇,再赶路。因为他们都是年青人,呆得时间长了,怕影响不好。
“快看!卖蒸馍的金寡妇,你们看,向这里跑来了。”认识金根姬的陶文彬喊道。
“不会吧,这里快到战场了,一个女人会到这儿来,她不怕吃枪子呀。”宋学友吃惊地说道。同时用期待的眼神朝淝河南岸望去。
在他们离开郭刚集的时候,金根姬就把一锅热腾腾地饭菜给做好了,等赶到干河道口时,他们已经出发了,所以她才一路赶来。
只见金根姬一手拎着一盆汤,一手拎着一个饭桶,右胳膊上还有一蓝子热腾腾的蒸馍;她站在河堤上,头上罩了一条白毛巾,已经挂在脑后,前额红红的,那神情透出一副认真劲儿——是急于找人的样子。她有点累,额头上眉宇间汗涔涔的发着亮光。
金根姬在络绎不绝的民工中,东张西望,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紧张和乐意的神色……她是女人,在支前的民工中,她是唯一的女人;她又是大高个子,长的又好看,在堤坝一站,特别突出,一时间,就成为北淝河两岸的闪光点。
“金根姬同志,你快过来吧,我们地这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