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汉代风云录易中天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统领梁、楚九郡之地,建都彭城,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王被尊为义帝,徙都长沙。

汉元年(前206)四月,诸侯们都离开了项王的大本营,各回到自己的封国。项王拥立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项羽正为北方的齐国、赵国担心,西边又忧患刘邦起兵,知交的只有九江王英布一人,又推重英布的才能,打算亲近他、重用他。就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上偷袭义帝。这年八月,英布派将领袭击义帝,追杀之郴县把义帝弑杀。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一章 西进巴蜀

大封天下王侯后,项羽命各诸侯带着分到的军队,都回到各自的封地去就职,刘邦也只好拖着一家老小、带着部队人马到南郑去。

项羽这小子虽然比刘邦年轻的多,但论资排辈他却真不在刘邦之下,因为他掌控着天下的兵权。说项羽头脑简单吧,可他有时候心眼还真的不少,比如这次,他只分给了刘邦三万士卒,想刘邦做了堂堂的汉王,他手里才这么些个新兵小“虾米”,自然不会闹出什么妖蛾子了吧

刘邦称汉王,他的手下自然也称之为汉军了,这三万汉军一直向西开拔。后来又有一些有“远见之明”和“胆识”的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全部人数加起来,总兵力也不足十万,刘邦暂时还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断绝其他王侯从关中袭击,张良建议刘邦将通向关中的栈道烧毁了。

张良是韩国人,自然还要跟随韩王,但那个时候张良已经选择了自己将来的主君是这个流氓兮兮的刘老三,而不是那个乏善可陈的韩成。所以,虽然张良还要和刘邦分开一阵子,但他还是为刘邦出了一个绝对高明的主意:烧掉栈道,让项羽认为刘邦安心在四川当土财主。项羽知道张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在项羽面前,张良也多次在恰当的时候指出这一点,麻痹这个粗线条。

这次多少立过功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但是项羽非但不封赏韩王,而且还控制了他,后来又找了个借口杀了他。张良在项羽身边也是度日如年,正发愁找不到一个借口离开项羽呢,好了,现在你把我韩国的主君杀了,我于情于理都要报仇,我要到刘邦那里去!到革命的巴蜀去!打倒项羽你这个法西斯!!

本来项羽不杀韩王的话,张良如果去投靠刘邦,那就等于是背叛主君,必然为天下人所不齿。现在张良投靠刘邦,则真真是名正言顺。但是以当时刘邦的实力,不是无法和项羽展开男人间的PK,是绝对的无法展开——因为在兵力上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悬殊太大。

去往巴蜀的道路怎么就那么难走啊?!夹岸高山,松柏倒挂,怪石奇峰直刺苍天。而中间留给汉军行军的路径也就和脚板差不多宽窄。就这样狭窄的道路,也是荆棘和乱石遍布。大王子刘肥和一般的汉军将士一样,顶盔贯甲,身上背负着重达五十多斤的辎重。他艰难地跋涉在崎岖的蜀中小道上。那些本来怨气冲天的将士,在看见汉王的长子也是同样地在负重行军的时候,就不能够再说出些什么来了。

在巴蜀,刘肥一住就是八年。当然,他没有和韩信的大队一起杀出巴蜀,而是被父王刘邦留守在了南郑。他在父王的大队兵马出蜀后,就成了一个独当一方的大员了。这个时候,刘肥才觉出了自己在汉军中受到的磨练是多么有价值的啊!

面对空荡荡的昔日汉王宫,刘肥心想,如何才可以把他父王离开后所形成的统治的真空给弥补起来。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大伯妈那里受的气,他相当明白自己不想被别人欺负,那本地的巴蜀“土著”人也不想被人欺负的吧?于是,刘肥在巴蜀实行了一个改革。这是他摄政后的第一个改革:汉军在巴蜀的留守人员一律在上班时间穿着巴蜀的土著服装。而且,不仅如此,凡是要在他刘肥手下做官,就必须得尊重巴蜀当地人的习俗和礼节。这样一来,刘肥就赢得了巴蜀人的爱戴。这为他将来治理更大的齐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到巴蜀的几个月,刘邦并没有东进和项羽争雄天下的打算, 但他到了南郑之后,形势的变化促使他下决心东进,和项羽一决高低。

一是因为当时的巴蜀内政很烂,开发度很低,再加上将士们刚到这个鬼地方,水土不服、日夜思念家乡,士气相当低落,还有许多人耐不住寂寞,开始纷纷开溜走人。对于刘邦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因为如果留不住人才,就根本不可能和项羽争夺天下。二是因为多次背叛项将军、此次大分诸侯,没有田荣的封地,暂时寄生在齐国的他,嫌项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这给刘邦创造了进兵的绝佳时机。

正巧此时上天安排了一个传奇的人物——韩信,降临在刘邦的面前。而刘邦也有“有眼不识金镶玉”的时候,最终费了几番周折,多亏了萧何之力,才终于得到了将才韩信。

萧何对刘邦说,如果要争霸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并演出了一幕千古传颂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集团找到了一个军事天才,一个可以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人………且看下一章精彩内容:萧何月下追韩信。

第二十二章 贫困潦倒的韩信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所以他的人生到最后封号是“淮阴侯”。他是由“三足鼎力”时向刘邦要的“齐王”称号,再到帮助刘邦灭掉项羽后,被刘邦夺去兵权,改封“楚王”称号,从而成为了汉朝开国初期的七个异姓诸侯王之一也是注定要被刘邦消灭的人之一。而他在临死前的那段日子,身份就从“楚王”被贬之为“淮阴侯”。死的也很凄惨,被一个人“身不由己”地出卖,死在一个女人手上。出卖他的就是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谶语主人公,惨害他的那个女人就是铁血女主吕后。还有七王之一的彭越等,也是死在手段极其残忍的吕后手中,这些不可错过的内容会在本书第二部里为大家一一呈现。

所谓“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年轻时候的韩信在江湖上可混得很不如意呢,无非是个平头老百姓,平时品行一般,也没有“阳光阴谋家”陈平的长相,又不太注意人际关系。因此,尽管有不错的才华,但是没有办法引起注意,家里又比较穷,所以也没办法被推举为官。

无论在哪个年代,“谋生”是处在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最无奈而又最根本的选择。少年的韩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谋生”。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谋生手段,又没有掌握什么生存技能,身体瘦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更不会做生意。这样,韩信就只好到处打秋风,在别人家混吃混喝,结果导致方圆几十里几乎所有的人一提起他的名字就很讨厌他。

韩信无依无靠、贫困潦倒,一位当地的亭长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看他蓬头垢面的可怜样,就收容他一度在自己家里住了几个月,起初还好,亭长老婆没有说什么,但是日子一长,家里养着这样一个不相干又不能干活的人,她非常的郁闷,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做饭的时候稍微烧些稻草什么的,多弄点炊烟出来,那么等韩信大老远跑回来准备白吃的时候呢,又不开饭。如此一来二去,韩信也就知道了对方并不欢迎自己,于是大怒,自顾自地走了。

韩信没有饭吃了,整日在街上四处游荡,寻觅能吃的东西。一日看到城边的河岸上有人钓出一条肥美鲜活的鱼儿,禁不住垂涎三尺。于是,韩信也在岸上像模像样地钓起鱼来,他钓鱼可没有那份闲情逸致,因为他要靠那些在小河里没有饥饿、自由自在生活的鱼儿们来维持生计,可是有时候一天也钓不上来多少小鱼,韩信只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小河绵延环绕着小小的淮阴城,河水每天都拥抱着鱼儿们兀自向东流走,在这条河的河岸上有一群中年妇女,她们依靠给城里的大户人家洗衣服挣钱为生。有一位大妈每天都亲眼见证韩信在那儿钓鱼、吃鱼的狼狈样子,觉得他这个年青人很是可怜,就用洗衣服赚到的钱给韩信做饭吃,一连管他吃了好几十天。

韩信也是性情中人,经过太多的世态炎凉苦辣酸甜,此时他眼含热泪,对这位漂母甚是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