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重生之官场风流人生 哪一年开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3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3页)

高明就叹了口气道:“是啊,老爷子他们这辈人一辈子都要强啊,解放前,枪林弹雨的走过来,落下一身病痛从来不说,就算到了晚年,也是心系人民群众,这份高风亮节的革命精神,实在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啊。”

虽然明知道高明找自己过来绝对不是关心一下老爷子的身体健康,但这时听到高明的感叹,陈扬还是对高明生出了几分好感来。

看到陈扬沉默不语,高明就摇头苦笑了一声:“人啊,到了这快退休的年纪,就特别容易感慨,可比不了市长你们这种年轻人咯。”

“高书记这么说可是让我惭愧得没地儿躲了,高书记你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这么快就想要退下来,组织上可不会答应你的要求。”陈扬笑着开了句玩笑。

高明闻言也笑了起来,他今年五十出头,以他目前的官阶而言,确实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当然了,前提是他能更进一步,否则的话,他顶多也就是在部委里头再任个一把手,或是调到其他省去当一任省委书记,仅此而已了。

随即他也拿起了茶杯,却是跟他平时开会时候的牛饮不同。而是缓缓的吹散了茶面上的水汽。浅浅的泯了一小口茶,才接着说道:“不服可老不行啊,我在华海再干多一年半载的,我看也差不多了,呵呵,我倒是想留在华海,可兴许都不一定能干满这届任期咯,等明年到中央开完党代会,到时候是彻底退下来还是组织上另有安排,谁又说得准呢?”

陈扬闻言心里暗暗有些吃惊。他可是万没想到高明会对自己说出这番开诚布公的话来。虽然高明没有明言去向,但是他这番话显然已经透露给自己两层意思,一是高明肯定已经收到风声,明年春天开完党代会就会离开。二是高明肯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去向,至少是大致明确了去向。

而这两层意思也跟陈扬之前从不同渠道中获得的信息差不多,高明看来是真的要走了,并且,这个时间只会提前不会拖后,而这,显然也不是陈扬希望看到的。

的确,眼下虽然他执政华海以来的头号大项目已经上马,但是还远远未到产生巨大效益的时候,他实在是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绩来获得中央的认可和信任。在这种前提下,中央是否放心把华海交到自己手里还得打个巨大的问号。

“呵呵,华海的展将来还是要靠老弟你咯,跟老弟你搭班子的这两年,我也看清楚了,老弟你比我可强了不少,尤其是华东县的问题上,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想过要对华东县进行改革,但这事我始终没办成,老弟你却是。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儿啊,就这个问题上,你就比我强了不少啊。”

不知道是不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这时高明突然间改了个称呼,多少显得亲热了不少。甚至还不吝溢美之词的夸奖起了陈扬,而且也坦率的承认了他在华东县建区问题上。远不像当初陈扬提出来时表现的那么漠然。

“高书记,不管将来如何,你对华海做出的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陈扬正色说道。他这话倒也不完全是恭维,尽管两年下来,他跟高明的合作远远谈不上愉快,但客观来讲,尤其是在华东县建区的问题上,不管高明出于何种目的,还是很配合他在华东县进行撤县建区的工作的。

高明闻言眼睛悄然一亮,他主动缓和跟陈扬的关系,究其根源,显然也是舍不得这一份足以在华海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业绩,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真的很不甘心就这么出局。而陈扬此刻的表态不管是否出于真心,但能这么说,已经算是够意思了,他的目的也算是初步达到了。

不过,他还是笑着摆了摆手,接着道:“从我个人感情而言,我是希望华海在现有班子的带领下,获得长足的跨越式的展的,只是中央对华海的看法存在分歧。。。。。。。”

说到这里,高明却是欲言又止,随即就岔开了话:“算了,不提这个了,呵呵,聊了半天,我差点把正事忘了,今天把老弟你叫过来,是想征询一下老弟你的意见,大概年底前中央会召集各省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到京里学习,时间可能在半个月左右,今年我的意思就是我就不过去了。”

每年中央都会找个时间,专门召集下面各省主要领导集中学习一段时间,陈扬当然也是清楚的,只是因为这个高级班都是进行一些高层理论方面的学习,一般都是让一把手也就是书记去中央学习,当然了,也有的地方让二把手去,只是这种情况不太多见罢了。

如果是别的会议,陈扬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但这个班确实是枯燥乏味无比,他可不太想去,而且现在正是华东新区建设的关键时间,他可不想扔下这边的工作,跑去京城学习什么理论知识。

看到陈扬面有难色,高明就笑了起来,道:“呵呵,中央倒也没有硬性要求,不过我个人还是建议老弟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再给我答复。”

陈扬想了想,似乎觉得高明的话里还有其他的意思,便笑着点头应承下来:“嗯,那我回去考虑两天再给高书记个明确答复。”

正事谈完,接下来又聊了一会儿之后,陈扬便起身告辞了。

高明很是客气。亲自起来把陈扬送出了办公室。倒是让陈扬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说心里话,他来华海这么长时间,可真没想到过有一天会跟高明聊得这么热乎的。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嘛。

。。。。。。。

这次跟高明一番长谈之后,陈扬也算是真正的了解了高明的意图,跟他原先猜测的差不多,高明的确是一心求稳,也没心思再留在华海,只要能保持住这看似和谐的局面,高明在离开之前。想来都不会再从中作梗或是给自己出什么难题了。

有了高明这或明或暗的支持,他接下来的工作果然顺畅不少,虽然高明同样对石明辉一系也采取了怀柔政策,做事以平衡为基调。但比之原本陈扬要对付高明一系,就轻松多了。

华海政局在这小半年来可谓是政通人和,虽然仍是小有摩擦,却大多都在高明的斡旋下,没有激起太多的风浪。

而陈扬这段时间除了主抓华东新区的工作之外,也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对高明离开后做了一些布局。而且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他同意了高明提出来的让他去燕京参加省部级高干学习班的建议。

先不说回燕京能学到什么东西,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也确实需要这段缓冲的时间,回燕京去好好的跑一跑关系。高明离开华海的明确时间他已经知晓,若是再不好好疏通一下关系,这事的变数就大了很多,他可不敢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下来。

要知道华海的市委书记历来最少都是中央委员,是进入中央序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敲门砖,垫脚石,而一旦进入中央序列,他就可以从现在众多的省市主官中脱颖而出。简单点说,中央目前大概有198个委员,他如果能顺利当上华海一把手。在党内的排名立刻便会由现在的籍籍无名瞬间蹿升进2oo名以内,以他现在才还没满34岁的年纪,这几乎可以用火箭度来形容了。这么比较一下吧,校长当年选上中央委员时够年轻了吧,但校长当年也39岁了。

由此可见。此事的重要程度无以伦比,难度自然也小不了。绝对不是像以前那样的某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光靠上面人打声招呼就能轻松搞定了。

尽管在这种他仕途中最关键的时刻,家里老爷子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但不代表他就可以坐着等天上掉下馅饼了,很多老同志需要他亲自去出面说服,获得这些有话语权的老同志的支持。

只可惜,如果高明再待上个一两年时间就好了,那样的话,他手里握有政绩,就更加顺理成章的接过高明空缺的岗位,跟这些老同志沟通时也多了些砝码。但很遗憾,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不管怎么样吧,总而言之一句话,对于华海一把手这个位置,他势在必得。

只是在他短暂离开之前,他还有一个比较头疼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新人事局长由谁来担任的问题。

人事局和财政局历来就是官场里争夺的焦点,他原先通过一系列工作之后,原本已经是把这两个重要岗位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了的,出任财政局长是他的心腹廖大海,而人事局长原先则是由曾爱华兼任着,曾副市长不管内心是否情愿,但现在已经是彻底的倒向了他这一边,本来如果没有石明辉耍的手腕的话,这两个重要岗位他都牢牢掌握住了,可现在,对方给他出了难题,他势必要想办法给解决掉。

摆在他面前的三个组织部副部长,王强,汪庆国,刘正东,可惜的是,这三个人都不是他理想中的人选,否则的话,他不介意在组织部里安下一颗钉子。

三个人里面,王强和刘正东都是华海本地人,石明辉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中的嫡系。

汪庆国,中央组织部下派到华海锻炼的干部,本来以他跟于强的关系,这个汪国庆倒是个好人选,但是奈何此人喜欢说大话,而且关键是作风也不太好,到了华海就听说跟部里的女同志牵扯不清了。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