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恰似满仓中石油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从老杨病入膏肓到他猝然辞世,这一段历史历来是备受关注的;然而其真相也是最容易被掩盖的,因为讲述这段历史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此越讲反而让后人越不清楚了,其悬疑性堪比宋代的“斧声烛影”。像《资治通鉴》中所取的材料也多是唐人的野史小说,实在让人难以尽信;而像《隋炀帝艳史》一类对于男女关系大加发挥的低俗文学,自然更经不起推敲,可是它的影响和传播却不能低估。

不过,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帝王好色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自古君王、当权者(男的女的)有几个是不好色的?为什么偏偏就给杨广按上了一个“色中饿鬼”的臭名?其实,根底还在于他乃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的一切私德、私欲自然也就随之被夸大,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尽管他比之陈叔宝之流要理性得多,他并没有因为荒淫而误国,哪怕是过多地影响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决策。

然而话又说回来,杨广既然已经在夺嫡过程中弄得身上不干净、不光彩了,他在老爹的最后关头所扮演的角色想来也高尚不了哪里去。就算老杨不是他指示手下害死的,但故意违谬老杨的意志以至气杀老杨一事,他也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可不管怎么说,有惊无险的杨老二到底是熬出头来了,他离皇帝的宝座只有咫尺之遥了。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看重的往往只是结果,而不会过多地注意一些过程当中的手段、阴谋等等,甚至还会为那些“犯过错误”的有为之君辩解。可偏偏不幸的是,杨老二的结果是最让人不齿的,也因之他曾经施展过的那些不光明的手段和阴谋也就成了人们极力批判的对象——好象他一开始就是错的,结果自然一错到底。

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杨坚病故,作为太子的杨广继位,他也即是身后背负了千古恶名的“隋炀帝”。这一年他35岁。

① 陈氏女乃系陈后主的胞妹,《隋书》中称誉她“性聪慧,姿貌无双”,入宫后即很得文帝的宠幸。杨广做藩王时就极力贿赂她,以致在太子废立一事上,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帝生病时她与杨广同在一旁侍侯,这时候据说杨广突然显露了好色的原形,结果被老杨察觉,他竟有了悔立之意。待到杨广掌控住了局势以后,当晚就“烝”了她。后来她出居仙都宫,不久又被召入,一年多以后病死,时年二十九。怜香惜玉的杨广“深悼之,为制《神伤赋》”。

1、放歌长城的豪迈情怀

三、意气用事的个性统治

1、放歌长城的豪迈情怀

经过了几年的煎熬之后,杨家二王爷终于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登极梦想,这下他可以放手追求自己的事业了,也可以随心所欲了。

在他登基后,他最先做的事就是清洗掉了朝廷中的那些自己先前的反对派们,接着又成功地*了兄弟的叛乱。他对五弟虽然格外地开了恩,但对于那些随从汉王叛乱的部下的处罚则是毫不手软,当时官吏臣民因此而受牵连获罪、被处死和流放的竟达20余万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实在是有些过头了,当政之初本应该是外示宽仁以收取人心的,可偏偏杨广却给人留下了狭隘、惨毒的第一印象。

也就在这时,作为俘虏的南陈后主、昏庸无能的陈叔宝死了。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轻蔑之意,杨广于是给他恶谥曰“炀”:好内怠政是也,就是喜好美色、不务正业的意思。可是没想到历史却给杨广开了个大玩笑,他加诸在别人头上的恶谥却没想到成为了自己的“盖棺定论”,假如他九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到阎王老爷那里投诉表哥李渊的,因为这正是老李的意思。也以此见出,历史有时不过就是赢家所书写的游戏。

尽管杨广称帝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是当时朝廷内外还是有不少舆论是同情杨勇的。因此,为了证明自己的“龙飞九五”是合于天道的,他杨老二只有更加奋发了!他要开创一番宏业,他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以此来让普天之下的臣民对自己心服口服,乃至万世传扬。

就在他登基的第二年(605),他将自己的年号改为了“大业”,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景。与此同时,他又宣布大赦天下,只是这不过例行仪式而已。说干就干,其实很多宏伟的想法他在老早以前就愿景头脑中形成了,他需要的就是老天能够给他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他的第一步是营建东都洛阳,并在各地广建离宫,因为将来自己肯定是要到各地巡视、指导工作的。

营建东都洛阳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很多封建王朝实行的都是“两京制”的行政规模,这既有政治因素的考虑,也有经济因素的考虑:如东汉、唐朝的两京是长安、洛阳,明朝的两京是北京、南京,清朝的是北京、盛京(今沈阳)。杨广在洛阳建都,在政治上的考虑应该是加强对关东及南方地区的控制;经济上,这也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结果,过度开发的关中地区已经很难再支撑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了,长安百万人民的吃饭成了大问题——到了唐玄宗时期,关中一有饥荒,李隆基就不能不带着自己的庞大班子到洛阳“就食”;到了明初时,朱元璋让自己的儿子朱标前去探看长安还是否有望成为大明帝国的都城,可结果令他父子大为失望。

不过这其中还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年的刘邦所遭遇的问题,那就是洛阳虽便利,但无险可守;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更方便快捷地把南方的粮食运到洛阳来。刘邦当年是西汉刚开国,穷得很,而杨广此时却有丰厚的国家积累可用,所以他先着手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他命人在洛阳周围挖掘出了众多的长堑、长壕沟等,以试图阻隔敌人的骑兵部队,此番工程用役丁不下50万人。而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自然就是南北大运河的开通,这个后面再细说。

在加固洛阳的防卫的同时,杨广又开始加修了长城等重大的国防工程。隋代修筑长城总凡七次,其中隋文帝时是五次,但杨广动用的人力却是老爹不能比拟的,其发卒不下百余万人。这是分别是大业三年(607)和大业四年的事,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这两年北方地区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旱灾,老百姓最需要的就算不是救济,也应该是休养生息。但杨广不管这些,因为他主观上已然认定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伟大的事业,老百姓没有理由不辛苦一下、不牺牲一下,所以他不管百姓死活,硬是强迫百姓去修筑长城,结果搞得是壮夫死亡相藉,白骨横陈,满目凄惨。

然而杨广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他能体谅老百姓,可突厥人未必会体谅他啊,早修早放心。所以当长城以惊人的速度加固好了以后,他顿感意气风发、吐气扬眉,于是便在大业四年八月亲至边塞。寥廓壮美的景致令这位风雅皇帝诗兴大发,他随即写了一首古诗拟《饮马长城窟行》,副题是“示从征群臣”: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