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海霸王和安井哪个好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万历皇帝满脸的快意,就像把戏场上抢了棍子,反过来把主人揍了的猴子一样兴奋。

符强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总觉得这个场面十分怪异。

万历认不得自己的臣子不稀奇,反正史书上都写了几百年了,后世的人也都骂了几百年了。可刚才他对户部尚书的反应,就太耐人寻味了。万历刚才的那个态度,明显不只是针对赵世卿一个人,更像是把自己对其他臣子的厌恶也都算到了赵世卿身上。他让熊延弼去找赵世卿麻烦时候的表情,简直就是在巴望自己手下的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被参倒,早点滚蛋干净了事。

另一个怪异的地方就是在李化龙说赏功银由矿税监发放时,万历的过激反应了。符强也不认为万历有理由跟要发出去的银子有仇,以至于赶命似的往自己这边塞,好像花户部的银子就不是他朱家朝廷的银子似的。

叶向高又向万历提起东林书院上疏李三才入阁的事情。万历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答非所问地说,解除海禁的事情等户部那老头回来后,到皇极殿由各部院大员和言官们庭议,符强也去随同旁听。

一群人到了皇极殿,万历皇帝向一个太监交代了几句话,那个太监走了以后,他居然就靠在宝座上睡着了。底下的阁老、部卿、给事中、御史们自顾自的交头接耳。

符强被凉在一边,他连自己该站那里都不知道,只好缩在门边御史们的后面站着。他总觉得这些朝廷的官员们表面上像是在忙着交流国家大事,可嘴里的内容一定有自己和熊延弼的份,要不然那些刺过来的眼神,不应该在假装出来的友善后面还带着其它意味。

半个多时辰后熊延弼他们才来到皇极殿,三个人都是汗透浃背,赵世卿脸上都是污痕。符强知道明朝的一斤有五百九十克左右,这两万七千五百两的银子有一千七百一十八斤十二两重,换成后世的公斤也有一千公斤出零,足足的一吨还多。他估计三个人点银子都点了个痛快。

李化龙和那个主事也带着官服和委扎赶到皇极殿,手忙脚乱地帮符强换上官服。

穿上官服后,符强心里把李化龙诅咒了个狗血淋头。

这件官服估计最少也要熊延弼那种个子才能穿得上,他现在也就一米六左右的个子,粉红的官袍穿在身上拖了老长一截在地下,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小丑!

第十节 藏富于谁?

万历皇帝适时醒了过来,当庭就批了符强的都督佥事委扎,然后让大家讨论海禁的问题。

一个叫吴昌时的太常寺少卿率先发言。先是大大赞扬了一阵东林书院学子们事事关心、声声为国的拳拳之心。然后极力鼓吹全面解除海禁将可能给朝廷户部带来的好处。其中主要内容也就是符强买的那份院抄上说的那样,诸如市舶交易能够十税其二,那些来往于海外生意的商人们,每五两银子交易额就能够给朝廷带领一两银子的税收。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就会群起而趋,就会给南北百姓带来更多生计的机会。到时候海内外商业就会越来越发达,商税的收入就会越来越高,户部也就有余钱用在各种用场上了等等。

万历皇帝往闷声不吭的赵世卿那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心动,问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

和熊延弼一起去送银子的户科给事中汤务站了出来,大声斥责吴昌时毫无廉耻,帮助东林党妖言惑众,混淆视听。

汤务向万历启奏说道:“海禁全解之后,南北商人们会大开矿山、瓷场、织厂,户部能多收商税不假。市舶的关税十税其二,海商人们五两银子的交易就能为户部增加一两银子的收入也不假。可是大明这万里江山就会毁在这些商人手里了!”

吴昌时厉声斥责他,叫他不要危言耸听,问他这样说有什么证据。

汤务冲着他狠狠地哼了一声,说“二十年前时,南直隶民间米价还是一两银子三石米。现在不过只过了二十年,米价已经涨到了一两银子二石米,咱们北边的米价还要更高。那时候太仓入银每年约有四百万两,如果折米充实仓储,能买一千二百万石。现在太仓的收入是四百七十多万两,可是如果用来买米实仓,却只能买九百四十万石,如果要买足当年折银的米数,还要再花一百三十万两银子。现在这银子看着是多收了七十万两,实际上却是少了一百三十万两,这就是这些年来户部年年都无法盈余的原因啊!”

“这些年不但是米价飞腾,除了因为铁、石炭两矿开得极多在降价以外,其他的物价都在飞涨,特别是棉、丝、铜、黄金,这些价格,涨得更是厉害。金与铜价钱高涨对百姓生计或许没有直接相关,米、棉两样,却是百姓生计的基本。一旦物产不足国内资用,民心立即动摇,大明就危在旦夕了!”

万历好像听得有些糊涂,不耐烦地挪动了下身体。

汤务似乎偷偷往万历脸上看了一眼,又说:“陛下,这里边的价钱,与皇家关系最大。假设宫中内库那时有一百万两银子,按那时的价钱,能买一百万两银子的东西,可是按现在的价钱,就只能买七十多万两的东西了。也就是说,陛下内库的银子好端端的放在那里,平白无故的就少了近三十万两啊。”

万历一下子坐直了起来,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汤务抬头往吴昌时哪边藐了一眼,拉长了声调说:“这就是东林书院那些人提议的便民惠商,全面解除海禁带来的好处。漳州月港原先只额定八十八艘船出海通商,而且船宽船长都有限制。可现在月港持有商引的船已经是二百一十艘,船体比以前又大了几倍。这些商船,把大明的米、糖、酒、棉、丝、铁、铜、黄金全都运往外洋,带回他们的白银和香料、象牙、宝石之类的奢侈用品。有些甚至运往倭国,只带银子回来。这还是小的,广州及壕境船商往来更为频繁,比起月港的规模,又要更大!”

“海商靠着收买南洋人山里挖来的白银宝石,林野猎采的象牙和香料,把咱们大明百姓生计的根本米、铁、棉换走,又卖给他们,一个个累积了巨万财富。现在南直隶那些豪商巨富们收购丝棉往外洋卖时,支用的银两动辄几万乃至几十万两银子。陛下一年宫中内库才收入多少两银子?这些人已经是富可敌国,财盖太仓了!”

汤务说完向吴昌时狠狠一指,仿佛他就是偷走了万历三十万两白银的盗贼一样。

吴昌时大声说:“这正说明当年月港开放有利!所谓民富国强,商人交易获利,民生因此而仰赖。商人越富则民生越固,藏富于民,利在朝廷!”

汤务好像是就在等他这句话,脸上都已经预先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说:“什么藏富于民?这些银子流进了大明,疯狂将各种民生物品运往海外,海内民生因此而每况愈下,换回的却是不能吃不能用的象牙、香料、宝石。他们给大明多交一两银子的税,大明百姓就少了四两银子的米棉可买!”

“大明每年夏收和税粮都是四百多万石和两千二百多万石,年景不好时还要更少。本来折银代米得来的税银,在年景大好,民生丰足,米棉价平的时候,只要海外的银子一两不进,那么大明疆域内的每一两银子都能买到更多的东西。可是因为这些海商不断的倒腾,变得只能越买越少。所以导致这些年的税收帐面上虽然上涨了六份之一,可是实际上却亏了五份之一,这藏富于民又藏在了什么地方?”

“那些豪商巨富,把这些物品倒给倭国、南洋。那些又都是什么人?早年沿海和朝鲜的倭患,哪一处没有他们的影子?朝廷多收了他们一两银子的税,就多送了四两银子的粮物出去资敌!”

汤务逼向吴昌时,一字一顿地说:“说是藏富于民,我看是藏富于敌吧!”

第十一节 皇帝妙计

吴昌时被汤务这么咄咄逼人地扣了一顿帽子,有点缓不过劲来,结结巴巴地说:“那是,那是因为前代海禁,他们无法通商,所以才穷极思恶。要是开放海禁,他们得以贸易,这些事情就没有了,开放月港市舶的这些年,沿海不是少了很多寇扰?”

“这就是你们东林一党的卖国谬论!”

汤务好像终于踩住了对手的尾巴,得意地喊起来:“沿海和朝鲜寇扰平息,那是俞戚二将军和李家众贤良能征善战,用刀枪火器打回来的。海禁一开,有这些海商帮忙,他们那里还用得着跑来寇扰?让那些海商们把米棉麻都买光,咱们大明的百姓自己就饿死冻死光了!”

符强心里十分惊,他记得熊延弼说过,这个汤务和他的哥哥汤宾尹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就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