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盼着这高楼能有出手搭建的那一天呢!
贾师傅只能点头:“烧,这些东西挨个的烧,挨个的试,为了你们能够过上盖高楼的瘾儿,我这把老骨头随便你们指派!”
拉面馆里笑声朗朗,每一个人,都重新开始了又一轮憧憬和奋斗。
白老二属于追随阿圆最资深的一位,自然,也是最能领悟阿圆的要求的人,跟杨木匠一起琢磨了几天,就把一个滑梯的小个儿模型给送了回来。
再在细节处稍作修改和装饰,就能摆到“幸福苑”的模型上面吸引小顾客了。
或者,可以试一试把学堂改成幼儿园?阿圆想象着自己家里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宝贝,结着伴儿在滑梯上打滑儿,嘴角儿就忍不住一阵上挑。
干脆,幼儿园与学堂一块儿建起来,给宝宝们一个最欢乐的童年。
“幸福苑”修建的速度不慢,修改的速度更是快当,当然,银钱也是流水似的往外淌。
白老二的祁阳县之行进展顺利,买店铺雇佣人手做生意,不但是租车行卖车行,还顺带着推销阿圆的红砖瓦,采取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战略,买一辆车子,或者一车红砖,送——一盏嘎石灯。
祁阳县可是有山的,山货多而便宜,白老二回程时,除了给阿圆捎来一笔大订单,还附赠一批山珍奇味儿,说是对孕妇的身体保养有好处的。
这个弟弟,越来越可人疼了。
阿圆的肚子已经很可观了,过了第四个月,就跟吹气球似的疯长,她现在只穿自己设计的服装,从胸部开始系带子,下面的襦裙宽大又飘逸,倒是另有一番风情。
小阿文被袁县令留在了登州府,交到了他认为更合适教授阿文殿试策略的老友手里,只给白家人带回一个解试第一名通过的消息。
解试比之高考简单,三天共考三场。第一场是大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是诗、赋各一首,有时候也考词;第三场是子史论一首,时务策一道。
就阿圆看来,第一场问题不大,跟高考考问答题差不多;第二场那就相当于古代作文;第三场那就是写议论文了。
通过解试的就被称为“解士”或者“解元”,具有了参加来年开春省试与殿试的机会。
原本是应该大贺特贺一番的白家,因为阿文的不在场,大家又都忙的脚不沾地,最后是静悄悄的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就算完结。
袁县令此次根本没有到场,因为他很有信心,阿文这孩子太好教了,脑袋瓜儿就跟大仓库似的,随便你往里面灌输什么东西,艰难的晦涩的文字全部畅通无阻,你不用多说,只需一遍,他就能完整无误的复述出来。
这样的弟子谁不抢着教几天过瘾?袁县令也不恼,亲自为阿文定下了几位资深合格的老师,连时间都排的很均匀,根本不理会几个老友蹦着高的说啥就这几天可教不完所有的应考知识。
嘿嘿,等你们见识了阿文小子那惊天动地的背诵能力,就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经验可以不带重复的传授了。
白承祖的盛名一时之间称得上是雀起,解试的第一名的成绩,登州府最出名的几位大师的亲身传授,哪一项都让书生们瞪得眼珠子通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捡一宝
在阿文争分夺秒拜师学习的时刻,阿圆更是拼命在与时间赛跑,尽管月份还不大,肚皮却已经跟待产的孕妇一样庞大可观了,她已经不方便在人前露面。
空心砖已经研制成功,花砖、镂空花砖也进行的非常顺利,迷糊阵和邻近几个村子的青壮男劳力,已经倾巢而动,全部投身于砖窑厂的烧制和幸福苑的修建中去了。
阿圆悄悄地潜回了迷糊阵,魏嫂子作为资深产妇和已经相跟着帮忙接生过的一点经历,被再次加薪雇佣为贴身顾问,采莲那边的美丽坊生意不忙,重新找了一个临近的大嫂帮衬着就行了。
李柱子找到一个跟他很不搭调儿的媳妇,膀大腰圆,性格泼辣,成亲没几天,就相跟着丈夫来一块儿喂养那些牛羊鸡鸭,很是能干。
而且可贵的是,这个叫阿英的年轻媳妇儿,看到肚子出奇大的阿圆,眉眼里一点儿八卦好奇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是很认真的问道:“东家,俺看着咱家那荒地上都长满了艾草,怪可惜的,俺想再多养上几只肥猪,行不行?”
李柱子脸色绯红,瘦弱的身子跟媳妇真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急忙扯了阿英的衣襟:“你胡说些啥呢?东家种那些艾草都是有用的,年年能挣一大笔钱呢!养猪也忒味了些,东家要在家里住些日子,没得让熏着!”
“可是——俺在娘家就养惯了猪,一天不听见猪‘唠唠’,这心里就不得劲儿哩!”阿英的声音低下去了。扯回了自己的衣襟。再次对阿圆露出一对儿小虎牙:“东家。俺不薅你那些艾草,也不在近处养,只要您同意,俺在咱荒地上远远地角落里养上几只,绝对熏不到你,到了过年的时候,也是咱家的又一个进项不是?”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