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负手卓然而立道:“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德礼失统,天下纷纷扰扰,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乃因汉室衰微,德不在我天子之掌,至令天下诸侯为所欲为,今我徐济不才,欲平天下复河山归于我皇,诸君才德出众,定可助我完此宏愿,还天下一片朗朗!若何?”
众人慨然道:“敢不誓死用命!”
打蛇顺竿爬,郭嘉和徐济之间自是非常的默契,见此场景便道:“主公,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冀州新定,内政外交、千头万绪,不可一日无州之长吏,主公天资纵横,英明神武若可坐领冀州,可谓众望所归。”
郭嘉此言一出,高顺等一众徐济麾下的将领自然齐口称是。
徐济谦虚一番,就要答应。
这时,甄氏家族的代表甄俨却道:“主公统领我冀州自然是理所当然,不过如此一来,兖州、冀州二州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主公身上,主公原本就日理万机,实在不易负担过重,所以在下建议冀州刺史一职应该由主公另择人选,这样才可为主公分忧。”
甄俨的这句话登时引起了大厅中众人的议论。
徐济一方的人闻言先是一阵不悦,但是仔细想来,却不得不承认甄俨的话很有道理,毕竟以徐济一人之力统领两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若是徐济可以找出一个人来代替徐济执行命令,那当然是十分理想。
但郭嘉和徐济闻言同时脸上微微变色。
郭嘉脸色改变的原因是没有想到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甄氏家族居然在这时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这绝对不对劲,不由得看向甄俨,岂料甄俨根本就不看郭嘉。
徐济更是心中警觉,又是这个甄氏家族!
其实甄俨的这个建议相当合理,按照徐济原本的打算就是自领冀州刺史之名,然后再任命一人为冀州别驾,帮他打理冀州事务。
甄俨的提议和徐济的想法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区别在于徐济是否登上冀州刺史这个位置上。
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上面,冀州刺史乃是一州的最大官职,在行政级别上,和他的兖州刺史乃是同一级的,若是自己任命一人出任冀州刺史的话,那就会出现兖州刺史管辖冀州刺史的笑话,更是与理不合。
而看出了甄俨用心的除了徐济之外的当然还有郭嘉,只是此时徐济当然是不好多说的,毕竟当事人乃是郭嘉,一切都还需郭嘉自己说才是最好的结果。(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破局
而郭嘉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对甄俨沉声道:“甄公子是在开玩笑吗?主公乃是兖州刺史,哪里有资格任命冀州刺史?即便是兖州刺史一职也是由原兖州刺史刘岱举荐而来,没听说刘岱想要让位给谁就给谁的。”这番话种称呼甄俨为甄公子,显然是对甄俨不满之极。
甄俨满脸委屈道:“郭嘉先生何必着急?我没有别的意思,毕竟为政之道譬如流水在乎畅通,若是主公身兼两州刺史之职,政令如何可以迅速地上传下达?难道冀州和兖州的事务要到兖州的陈留去请教批示吗?这事情说起来只怕也是笑话吧?”
郭嘉没想到甄俨居然会与自己针锋相对,冷哼一声道:“二公子此言差矣!主公完全可以在每州只设立别驾一职,日常事务交由别驾打理就足够了。不知二公子以为然否?”
甄俨闻言一楞,没想到郭嘉会有此招,登时说不出话来。想了半天才道:“不管是刺史也好,别驾也好,正如郭嘉先生所言,日常事务有人打理便好,不过正因为如此,别驾这一职位的任命还请主公考虑我冀州本土的旧有官员为宜,毕竟他们比别人更加了解冀州。”
徐济心叫戏肉来了,甄氏家族果然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答应了这个请求,那自己就是回到了一般军阀割据地方的水平上。
什么叫做对冀州事务熟悉?这根本就是要名正言顺的找一个可以任他们摆布的人。
这种事情徐济岂能答应?不过徐济却想知道甄俨口中的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会是谁。不动声色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依你之见,你认为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是谁呢?”
甄俨看着徐济。不露半点情绪道:“其实也不一定要冀州的旧有官员,属下倒是觉得要是有个人不但要对冀州事务熟悉。还要对主公的各种政令熟悉的话,才是最佳人选。毕竟两州均在主公的治下。政令一致才是正道。”
徐济淡淡道:“哦?若是有如此人物,那倒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呢。”
甄俨笑道:“主公说笑了,其实甄俨心中的人选乃是郭嘉先生。”
此语一出,郭嘉脸色微变,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不妥当处。
不过能看出此点的人并不多,大厅中的人只是觉得这个提议相当不错。只有高顺等人因为听过了梁习的分析,才觉得甄氏家族另有所图。
至于陈到、张郃这些随着郭嘉出生入死的人只觉得甄俨的提议很有道理。至于其他冀州的世家大族以辛氏家族和荀氏家族为首则纷纷表示同意,毕竟郭嘉乃是徐济眼中的红人,而甄氏家族又和郭嘉走得那么近。也许甄俨说的话代表了郭嘉的真实想法也说不定。更何况他们一向就以甄氏家族马首是瞻。何况他们的下一代子弟已经有两位在徐济麾下效力了,即便是荀彧也是迟早要出仕的,这一次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更有不少人认为郭嘉现在的行为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