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法言义疏扬雄十八君子卷第十二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君子纯终领闻,〔注〕纯,善也;领,令也;闻,名也。言善于终而有令名也。蠢迪检柙,〔注〕蠢,动也;迪,道也;检柙,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旁开圣则,〔注〕开,通也;则,法也。譔君子。〔疏〕“纯终领闻”者,国语周语:“纯明则终。”韦注云:“终,成也。”“蠢迪检柙”者,尔雅释诂:“蠢、迪,作也。作,为也。”此与孝至“蠢迪王人”异义。彼文谓动、扰,即释诂之“蠢,妯”;此文谓作为,则释诂之“蠢,迪”也。“检”治平本作“捡”,今依汉书改。“柙”各本及汉书皆作“押”,今正。司马云:“‘检押’当作‘检柙’。检柙犹云法式,荀子儒效:‘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注“纯,善也;领,令也”。按:纯、善古音相近,方言:“纯,美也。”美、善义同。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非德不纯。”索隐云:“纯,善也。”领、令亦同声通用。李奇云:“领,理所闻也。”读领为理,于义未安。注“言善于终而有令名”。按:颜云:“言君子之道能善于终,而不失令名。”全同李义。司马云:“君子既乐善以终,又有令名闻于后世者,以立言不朽故也。”亦与李义相似。此皆未得“终”字之义。纯终领闻,谓善成其令名,非善终与令名为二事也。注“蠢,动也;迪,道也”。按:此析蠢、迪为二义,似亦未得。注“检柙,犹隐括也”。按:“隐括”说文作“檃栝”,矫曲木之器。引伸之亦为法式,说详修身疏。故此以释检柙之义,颜注同。

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注〕言尊祖考,安神灵,故四方驩心。譔考至。〔疏〕“宁亲莫大于宁神”者,司马云:“神者,祖考之神,大孝宜若周公然。”按:孝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即其义。“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汉书“欢”作“驩”。按:孝经:“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欢”正字,驩、欢皆同声通用。注“言尊”至“驩心”。按:颜云:“安,宁也。言大孝在于尊严祖考,安其神灵。所以得然者,以得四方之外驩心。”即本李语而敷衍之。

。。。

 ;。。。 ; ;

附录一 刘师培杨子法言校补

''学行卷第一''

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

李注:“驾,传也。”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注引作“仲尼之驾税矣”;又引李范(上脱“弘”字。)曰“税,舍也”。是李本“驾说”作“驾税”,上有“之”字;“者也”作“矣”。今本挩李注诂“税”之词,正文复异,(古“税”字亦作“说”。或李本正文亦作“说”,选注所引,亦用正字。)知非李本之旧。又案:注文“驾,传也”三字如系李注,似“传”字当读传遽之“传”,今下注又云“传言”,知非李注。

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李注:“金宝其口,木质其舌,传言如此,则是仲尼常在也。”案:李本“说”字亦当作“税”。驾其所税,谓驾其既息之道也。今注以传言为训,明系以“言”训“说”,亦非李注。

螟●之子殪而逢,蜾臝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李注:“肖,类也。蜾臝遇螟●而受化,久乃变成蜂耳。七十子之类仲尼,又速于是。”案:文选刘伶酒德颂注引“●”作“蛉”,(太平御览九百四十五、广韵十五青、叶大庆考古质疑六、史容山谷诗外集注二引同。广韵二十四果又作“臝”作“蠃”。)引“速哉!七十子”作“速哉!若二三子”。又引李轨注云:“螟蛉,桑虫也;蜾蠃,蜂虫也;肖,类也。蜂虫无子,引桑虫蔽而殪之,幽而养之,祝曰:‘类我。’久则化而成蜂虫矣。速疾哉!二三子受学仲尼之化疾也。”据彼引,是李本“七十”作“二三”,注文亦殊。今本惟“肖,类也”三字与同,嗣外均非李注,即正文亦非李本也。

羿、逢蒙分其弓。

案:分当训裂。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李注:“桐,洞也。桐子,洞然未有所知之时,制命于师也。”案:嘉佑本注文“洞也”作“侗也”,下“桐子”亦作“侗子”,当据正。汉书礼乐志:“桐生茂豫。”颜注训桐为通。刘攽刊误云:“桐,幼稚也。杨子曰:‘师哉!师哉!桐子之命。’”据彼说,盖以“桐”谊同“僮”。俞正燮云:“桐读为僮。”(癸巳存稿。)本此。

师者,人之模范也。(徐养原考异云:“一本无‘也’字。”)案:初学记十八引有“也”字,“也”非衍文。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

案:孟子尽心上篇疏云:“杨子云:‘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如,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  为其不舍昼夜与?

案:王观国学林九引此文及问道篇“不舍”字并作“舍”,谓舍字之意与论语“不舍”不合。是所据本作“不舍”。

满而后渐者,其水乎?

李注:“水满坎而后进,入学博而后仕。”(考异云:“宋刻一本无。”)案:事类赋注七引“渐”作“进”,疑涉注误。御览五十九引注“学博”作“博学”,当据订。

吾未见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世德堂本作“欤”。)案:文选女史箴注、王融曲水诗序注所引并无“好”字,御览百八十八引同。(戴望校本引。)“好”疑后人所增。盖既言斧藻,不必更着“好”字矣。

睎骥之马,亦骥之乘也。睎颜之人,亦颜之徒也。或曰:“颜徒易乎?”曰:(世德堂本无“曰”字。)“睎之则是。昔颜常睎夫子矣。”

案:文选运命论注、御览八百九十七引“睎”并作“希”。运命论注又引李轨云:“希,望也。言颜回尝望孔子也。”谢朓辞隋王笺注亦引“希骥”语,复引李轨云:“希,望也。”与运命论注引同。今本并挩。

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

案:文选苏武古诗注引“睹”作“睹”,又引宋衷曰:“辰,龙星也;参,虎星也。我不见龙、虎俱见。”疑宋衷注本作“辰、参”。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世德堂本上有“而”字。)至于山。

案:御览六百七引“至于海”作“归于壑”。事类赋注引“不至”作“而不至”,“而”字当有。

是故恶夫画也。

李注:“画,止。”案:御览六百七引“也”上有“者”字;五十三引“画也”作“住者”,引注“画,止”作“住,止”。

使我怀金纡紫,其乐不可量已。(世德堂本作“也”。)案:文选鲍明远拟古诗注引无“不”字,“已”作“也”;宦者传论注、让平原内史表注及后汉书宦者传注亦引“已”作“也”。(“也”与“邪”同,“不”字当衍。)宦者传论注引李轨曰:“朱,绂也。”拟古诗注引李轨曰:“金,金印也。”后汉书注并引之。(“朱”字叠。)今本并挩。

颜苦孔之卓之至也。  案:温公从宋、吴本无“之至”二字,非也。修身篇云:“公仪子、董仲舒之美之邵也。”此文句例正与彼同。之卓之至,犹云卓且至。

曰:“有教立道,无心仲尼;有学术业,无心颜渊。”(音义云:“天复本并作‘无止’。一止云天复本‘心’作‘止’。”案:音义一本云云,盖谓他本校引天复本。)案:两“心”字嘉佑本并作“止”。“无止”即下文所云“孰御”。彼文李注云:“孔子习周公,颜回习孔子,无止之者。”是其说。(“术”与“述”同。)  ''吾子卷第二''

童子雕虫篆刻。

案:颜氏家训文章篇、后汉书杨赐传注、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注、杨修与临淄侯笺注并引“雕”作“雕”,(白帖八十六引同。惟王观国学林九引此并下文“雕刻”作“雕”,引“玉不雕”作“雕”。)

或问景差。(音义云:“旧本作‘景●’。”)  案:嘉佑本正作“●”。又史记屈原传“景差”,索隐云:“杨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并是‘景瑳’。”足考唐本异文。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用赋也。

案:意林引“用赋也”作“而用赋”,(御览五百八十七引同。)引“如”作“若”,“淫”作“媱”。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