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张牧之就派李云崖、刘宏达带着众道士给那些时常来朝天宫上香的士绅、显贵送信。
信中言明今日有龙虎山高功道士求雨,届时雷部诸神显圣,持神雷涤荡天地晦气,若能临场沐浴神光,便可一睹诸神法相,获得诸神赐福。
此举目的简单纯粹,无非求名而已,大太监王振找张牧之反复确认,得知求雨必然有灵之后,也以私人名义给南京城中的一些官员传讯,让他们来观礼。
儒家虽不认同神仙方术之说,但在这神明显圣的时代,却无法完全将三界诸神视作无物。
更兼王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正统皇帝的态度,接到传讯的大小官员不敢怠慢,纷纷赶往朝天宫观看这一场求雨科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牧之斋戒三日后,便到了开坛求雨之期。
头顶阳光炽烈,天空蓝的透彻,连一丝云气也没有,丝毫看不到有什么风雨欲来的征兆。
朝天宫神君殿外广场上满满当当的聚集了许多人,有南京六部主事的高官,有文坛士子,各界名流,亦有闻讯赶来的豪富乡绅。
以守静道长为首的灵应观众道士也被张牧之请来观礼,韩怀远、郭文斌这两个书生混在一堆道士和道童中间,抬着头往祭台上观望。
广场正中有一座黄土堆起的祭台,分三层,合天地人三才,长宽各有三丈六尺五分,暗合周天之数。
祭台上又设法坛,置备香烛、神位、明镜、令旗、灵符、法剑、印信、水盆等各类法器,以及各类瓜果祭品。
法坛周围竖起灵幡,幡面上书写了六丁六甲名讳,用以拱卫法坛。
台下有朝天宫众道士按四象方位排成阵势,李云崖、刘宏达二人各持铜钟、玉磬,面容肃穆而立。
时至午时,李云崖敲击了一下玉磬,悠扬的声音在广场上传开,观礼的众人知晓求雨仪式就要开始,连忙止住喧哗。
刘宏达敲了一下身旁的小钟,高声唱道:“请正一教下灵威弘道张真人登坛!”
张牧之如今声名不显,本没有什么封号可言,这“灵威弘道”四字乃是张懋嘉为小道士临时拟定的尊号。
神通玄妙曰灵,果敢强横曰威,“弘道”二字则暗指拯救末法劫数,弘扬道家正法之意。
只要这次祈雨有灵,“灵威弘道”四字便可在朝野间传开,未来朝廷也会以此号加封。
到时候张牧之就可被称“弘道真人”,登仙后则称“灵威弘道真君”。
祭坛下众道士朝两边分开,让出一条丈余来宽的道路,张牧之头戴赤金莲花冠,身披紫色天仙洞衣,步履从容地朝祭台走去。
身后黄白两个童子,一个持拂尘,一个持净瓶,紧绷着小脸做出肃穆的表情,亦步亦趋地跟在张牧之身后。
祭台下众人都目视着小道士一步步登高,有人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所言无非是觉得张牧之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搞出这么大阵仗,求不来雨水要难堪等等。
张牧之来到祭台中央,低头看了一眼法坛上众器具后点了点头,拿起桌角上的六甲印轻轻一扣:“六丁六甲!速速现身护卫法坛!”
“乒!”一声轻微的声响,六甲印上飞出几道金光,落在祭台四周六面灵幡之下,变成了银甲天将、绯衣天女的模样。
小道士志在博取名望,要做“神通显圣”之事,每个灵幡下都有一个天将、一个天女守卫,即使台下凡人亦能清晰得见。
银甲天将身材高大威武,面上表情肃穆,手中持各式兵刃,绯衣天女姿容秀丽,唇齿间带着笑意,双目温和地注视着台下众人。
台下顿时一静,几近落针可闻,然后就有更大的喧哗声爆发出来:“神仙!神仙下凡啦!”“是丁甲神!大家速速跪拜,乞求神明保佑!”
王振看着台上丁甲神现身,亦忍不住心中大震,慌忙欲要磕头叩拜,却被邵元节拉住:“公公代表陛下而来,不可在此时跪地!”
“哦!对!对!多谢邵道长提醒!咱家长这么大,第一次遇见真神了!心中实在是激动的很!”
张牧之并不理会众人的喧闹,持起清香点燃,供奉法坛上昊天上帝、九天应元普化天尊、水官大帝这三位尊神的牌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