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财色兼收下一句是啥 > 第843部分(第1页)

第843部分(第1页)

币就差不多了,原先范无病所宣称的千亿规模的计划,其实是有点儿太夸张了。

不过对此范无病也有自己的说法,大飞机项目不仅是要着眼于民用航班用机,同时也要考虑到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改造成为军用大飞机,或者是直接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发一套军用系统出来,那样的话,预算就会增加很多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大体上的框架就搭起来了。

不过现在这么对各个单位一梳理,就发现十多年的耽搁下来,却是已经退步了很多,甚至于在运10开发时候的一些技术资料,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而且当时做出很大贡献的技术人才们,有很多已经辞世了,有很多也已经转行了,损失相当严重。

“整个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出现了二十年的断层!”范无病感到非常痛心。

事实上高层也希望重新利用起当年开发运10的平台的。但是现在看一看就发现问题很多,能力萎缩的代价特别体现在运10的发动机上。

在运10研制过程中,为了配套,上海一家工厂在模仿美国普惠JT3D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基础上,最终制造成功用在运10上的发动机。在运10试飞期间,为安全起见,由运10装载波音707使用的普惠发动机,而把仿制的发动机装在波音707上试飞,效果很好。

首都航空航天大学一位七十多岁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在回答媒体中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大飞机的发动机时说,当然不需要五十年,但是三十年还是要的。

不过他也说了一句,当年上海居然把普惠发动机造出来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据他说,当年上海造出来的钛合金带尖的涡扇叶片,二十年后的今天,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无法做到,而上海造发动机的技术能力已经彻底消失,厂房和设备早已拆除,人员流散已不可考。

当然也有人嘲笑那款发动机是仿制的,但这并不能降低那个成就的意义。

事实上。喷气式发动机是由英国和德国分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明的,其他国家都是从仿制开始。

美国一九四一年与英国签订了仿制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协定,同年十月,英国把一台未装配的发动机和一系列图纸资料提供给美方指定的通用电气公司,并派了一个技术小组协助美方仿制。

即使有了这样的帮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仿制的发动机及其改进型也是直到一九四四年初才赶上英国发动机的性能水平。

前苏联在二战前也开始研制喷气发动机,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研制出来。

战后,前苏联利用缴获的德国资料和设备,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很快仿制出了喷气发动机,后来又通过贸易谈判从英国购买了几十台喷气发动机并开始仿制。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仿制,而在于是否进行了技术学习。美国人仿制英国喷气发动机时,有英国技术人员带着图纸和技术资料来手把手地教。前苏联在仿制喷气发动机的过程中,把德国工厂连人带设备搬到乌拉尔和古比雪夫等发动机工业基地,把俘虏的德国技术人员集中起来,命令他们提供技术知识、经验和管理方法,苏联人甚至要求德国设计人员把产品重新从头设计一遍,以帮助苏联人从复原过程中掌握技术诀窍,前苏联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从仿制到自主设计的过渡。

相比之下,上海当年只凭着自己对原产品的逆向工程就造出能够使用的发动机,其中的技术学习肯定只多不少。

可惜的是,厂子和技术人员和工人如今通通流失了!

范无病为了这个问题,也同不少的航空动力学专家们谈起过这事儿,据说在运十试飞的前一天,当时有两位航空工业部的副部长在上海,其中一位断然拒绝主持试飞典礼,并说,运十不可能上天。如果上了天,他做了个自刎的手势,意思是自杀以谢天下。

可惜这位当年扬言要自杀以谢天下的副部长食言而肥。运十试飞成功以后并没有抹脖子,而当年坚守岗位、亲自主持运十试飞的那位副部长,和运十飞机总设计师,却长期郁郁不得志,积忧成疾,患了绝症,相继离开了人世。

“当时的一位非常著名的飞机发动机专家向中央郑重提出,项目不能停、队伍不能散、成果不能丢。可惜的是在运十飞机试飞以前,上面就做出了要停下来的决定。”那位专家有些惋惜地说道,“如今看来,合资或者合作的方式,连简单的汽车技术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什么以市场换技术来拿到人家的飞机发动机技术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当年的重大战略失误,已经成为民族的悲剧,运10当时如果坚持搞下去,那么以此为技术平台,现在的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早已经上天了,才会拥有真正的全球战略空军,在很多问题上就要主动得多。

“运10就系统件而言,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配套产品,它的起落架是上海自己设计制造的,包括自动防滑系统。技术上的难度都比较大,用起来也没有问题。其他还包括航电、电器系统、机械系统等,都是国内配套的。运10项目下马之后,这些东西很多也都停顿或者荒废了。”那位专家对范无病说,“七十年代有四大重点项目,分别是701项目(卫星项目)、708项目(运10)、728项目(核电站)、718项目(远洋测量船),其中运10是最早出成果的,但现在最惨的也是运十,提起这件事情来,我的胸口就闷得慌。”

最让人痛心的,还是当年造出发动机的上海厂的技术团队都流失了。这两年国企的状况每况愈下,上海厂也因为没有业务而破产解散了,此时想起来要重新捡起飞机发动机的业务,如果能够找到原来的技术团队,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唉,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找到这些人最好,造出发动机,不仅是要有设计人员,最重要的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有他们,这个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很多东西,都是无法在图纸上面进行复制的。”老专家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没有问题,只要这些人还健在,我就要想办法把他们一个一个请回来!”

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范无病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范无病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在他的要求下,在央视配合之下,一部关于运10项目的纪录片很快就搞出来了,而且立刻在黄金时段连续播出,而在全国最大的几份报刊媒体上,也开始铺天盖地地讨论中国的大飞机项目,讨论当年的运10项目的成败。

连续一周的宣传过后,在新闻联播之后的广告时间内,一段儿十五秒钟广告插播了进来,广告很简单,在运10飞机的背景下,一行大字打了出来,708项目中发动机项目的所有参与者,不论你是设计者,还是技术工人,或者只是一名清洁工人,也不论你身在何方,近况如何,或者你俗务缠身。或者你垂垂老矣,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祖国需要你!

第八百五十二章 血仍未冷

连着好几天,新闻联播之后的那段儿广告都在播放。而最近关于运10项目的介绍也越来越多了,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很大。

虽然普通人对于运10项目并不了解,但是当时的很多从业人员,尤其是上海市的领导们,以及在三机部呆过的领导们,对于此事还是知根知底的,这些人对于现在这个政策表示出了极大的关心。

反对的声音肯定也是有的,尤其是当年参与过否决运10项目的那些人,此时就跳了出来,指责这是对当时决策的正确性的污蔑,运10下马石集体决策,此时翻过来否定,是不尊重组织决定。

虽然说这些人还不至于跳到明面上公开辩论,这个运10下马的事情他们自己理亏,也怕挨人骂,但是小范围之内吹风,互相串联企图影响高层领导决策的事情,还是很能够做出来的,尤其是一些人倚老卖老,更是胡搅蛮缠地生事儿。

也就幸好这一次的事情是范无病独立投资的,而且是以对整个航空制造业的注资投入为前提进行的。否则的话这一次的提案都未必能够在国务院通过,毕竟这些老家伙们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运10项目的下马,其中也涉及到了权力倾轧,当时这个项目是在上海搞的,而上海市四人帮的主要基地,所以后来文革结束之后,运10项目自然就成了臭狗屎,即便是当时的上海市主要领导,也不敢理会这件事情,所以才有了这个项目的中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