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不做置评,只是看着面前的弟子,询问他想怎么做。
“师傅,圆基以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此事不是个人恩怨,乃是道争,总要想些方法出来。”
看到玄奘古井无波的样子,圆基却是有些不淡定了。
师傅啊师傅,你是没看到,还是不想看到。
现在自己要是再不做点事情出来,之后的事情可能会愈发不可收拾。
“圆基,你可知道道教被大唐列为国教,为何他们现在却有被我佛门赶超之势?”
玄奘没有回答圆基的问题,而是提到了道佛的大面情况。
“佛门教义更深入民心,为民生,为民想,所以才会被世人所推崇。”
圆基皱了皱眉,将自己的看法全都说了出来。
“道修今世,佛修来生,今世看得见,来世谁又能看的清楚,
所以就算那孙思邈建立经方道观,也不过是一时之风,
长久以往,百姓看到修道无望,自然还会转修我佛门之法,
所以你现在还想做什么吗?”
玄奘却是微微一笑,将佛道两家最大的区别说了出来。
道教颓势,佛门大兴,根本原因不是什么深入民心,而是因为教义不同。
道教争今生,佛教求来世。
天然之上佛教就占据了主动权,毕竟今生好见,来世难求。
只要道教一日不改变教义,他们都只能服务于高层,而那些求今生无望之百姓,只能入佛门,求来世。
这点别说一个孙思邈解决不了,就算那太上玄元皇帝太上老君下凡,也改变不了什么。
道争一时,佛争十世,一个孙思邈罢了,对佛门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这样吧。”
他到底入佛门时间不长,虽然也有慧根,但是还没到玄奘那种世事不外求,只求内索的境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