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问明原委,也拿到了引起众人议论的诗稿,高力士没再耽搁,拿着到手的诗稿回去向李隆基复命。
众人看向三娘的目光越发不同了。
要知道在场写诗的人这么多,李隆基当然不可能一一看过去,都是择出每一韵中最好的那首才能呈到御前。
现在李隆基却直接命高力士下来取走了这小娃儿的诗!
这么小的奶娃娃,说不准连王梵志那种“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都写不出来……
有人酸溜溜地想。
第36章
事实上不仅诗稿被带了回去,三娘也被高力士顺便捎了回去。她不是第一回到李隆基近前了,心里头一点紧张都没有,一双眼睛更是熠熠发亮,想听李隆基为她点评一二。
倒不是她觉得皇帝的点评更要紧,而是刚才她没从贺知章那里听到更多的评价,所以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比如使用十万个为什么技能)争取争取。
李隆基见她屁颠屁颠跟了过来,也觉得挺有趣。
这样的小孩儿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这副干劲满满的模样。
人对小孩子的要求本来就不高,李隆基本来已经做好看到首打油诗的准备,不想细读之下却发现这诗不仅对偶工整、用典精到,言辞更是颇合韵律。
大唐是个热爱歌舞的时代,很多诗不是光用来读的,还是用来唱的。
尤其是宫宴上这种应制诗,那更是谁写得最好便当场让乐师奏乐歌一曲。
所以时人写诗时字里行间往往追求合韵合律,不然唱着拗口的话也会影响传唱度。
三娘学诗的同时恰好也在学琴,且都有不错的天赋,两者虽俱是初学,写起诗来却奇妙地交融在一起。所以像贺知章、李隆基这些浸淫诗文音律多年的人拿到她的诗,那都是越品越觉别有滋味。
李隆基颇有些爱不释手,见三娘还一脸期待地在边上等着自己的点评,便笑着说道:“方才那面羯鼓送你倒是送对了,须知羯鼓乃是八音领袖,配你的诗肯定很有趣。”
他说完还点名让在梨园中冠绝一时的李龟年上前来,钦点李龟年来奏唱三娘这首诗。
李龟年三兄弟都极有音乐才华,而且名字也起得很妙,分别是龟年、彭年、鹤年,个个都有长寿寓意,非常对达官贵人的胃口。
他们开元初在岐王等权贵府邸来回演出,很快引起李隆基的注意,没过多久便召他们入梨园当宫廷乐师。
如今凡有宫宴,李龟年便能随侍左右为李隆基献唱新词新曲。
三娘不知晓李龟年在梨园中的地位,听李隆基这般吩咐后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到李龟年身上。
李龟年能带着两个弟弟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相貌仪态自是不会差到哪里去。hr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