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0年代末,京城只有4个城区的户口才算是城市户口。最讨厌有人嘴里嚷着:出了2环就是农村!能精确到位置吗?
城市户口的城区分别为:东城区、玄武区、西城区、崇文区。
同时呢,周边的村子叫做郊区。
郊区又分为:远郊区和近郊区。
远郊区为:大兴区、昌平、密云、平谷、怀柔、通县、延庆、门头沟、房山。
近郊区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
近郊区的农村人种植蔬菜,为城市提供蔬菜供应。
远郊区的农村,平原地带种植粮食,有小麦、玉米、水稻等,为城市提供粮食供应。
但不论远近,他们这些人的户口本上写的都是:京城市某某区农村户口。
山区的村民大部分种植水果和粗粮,也有畜养家畜为生的。
综合相对比,城市户口生活条件的优越性,已经显而易见。而且还享受着教育资源和医疗保障。
………………
如果想要留在这里的话,要么有一份正式工作,要么是在校学生。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达不到,那么就抱歉了!
周文忠必须要做到其中一点,这道题真的很难。现在的夜校不如说是扫盲班,其特点标志就是一个类似于“马灯”的招牌,这就是夜校。
ps:这个年代没有任何自考型技校!!!只有扫盲班!!!
夜校的存在是为了扫盲,也就是识字班,学生几乎全是村妇。不发毕业证。更不参与什么初中、高中的课程。
厂子开办的夜校,也只是针对于厂子里的职工或者职工家属,教授少量的技术,但是也不会给发证书。
如果是不识字的农民兄弟,在识字班里学习大半年后,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回到村里就有了个好工作,可以回村里担任计分员、读报员。不需要下地劳作,就可以领着每天10个工分。至于每个工分值多少钱?那就得看年底时候公社是怎么计算的,基本上都是2厘5——4厘。
假如当个计分员,每天全勤挣10个工分,再加上自己家的一亩多地效益,一年到头最多也就4400个工分,交完粮食以后,才能统计价钱。每个工分3厘的话,全家这一年就挣了13块2。不买东西了?不消费了?
农村很辛苦的,超过12岁就可以挣工分了。青壮劳动力每人每天9-10个工分。
女劳动力每人每天基本上就是6-7工分。
未成年的算半劳力,一天能挣3-4个工分。
有的公社故意难为人,要求一天去地里3趟,每次的工分还不统一……
农闲?压根就不存在农闲,清理河道、割草、灭鼠……都可以算工分。
“海可枯,石可烂,生产队的工分永远挣不完。”
有些人累的受不了,就想出去打零工,给别人盖房子或者开石头,再或者是烧石灰。假设每天挣1块钱的话?起码得往队里缴7毛5,用于补自己的工分。
大队公社这种做法属于双向收费。而且差额挺大。
这个年头,只要是插队下乡的知青,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绝对没人想去乡下。
最苦的当属某些地方,比如地图上的东北部,曾经有人扬言:冬天也能种稻子。那就干呗!很多知青冬天劳作时,把人的脚给冻掉!
所以说,周文忠弄个工作,才是首要目的!
有工作就可以单独立出来户口,有工作就意味着看病不花钱,现在这些医院都是和厂子直接挂钩的,拿着三联本直接进去,哪怕是个截肢手术,顶多自费几块钱,也可能自费几毛钱,也可能会有工委会直接派来人和医院对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