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凝听闻这个消息,亦是倍感诧异。
但她诧异的不是沈晋会挺身而出,分担罪责,而是……裴宥竟然真的去找沈晋,与沈晋合作了。
他不是不待见沈晋,都不愿同他好好说几句话吗?
到底是她将他想得狭隘了。
是夜,温凝又去找温阑了,这次温祁也在。
“如何?你们有何对策?”
其实从岭南回来之后,温凝就后知后觉地发现,大概从她决意嫁给裴宥那一刻,温家,她的两个哥哥,便算是加入了裴宥的阵营。
而疫症一事后,温阑更成了其中中坚,他对裴宥的事,恐怕知晓得比她还多。
“阿凝你来得这样勤,不如收拾些细软,住到我院子里来算了。”比起昨日,温阑今日显然神色轻松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凝没心思同他打趣,踹他一脚:“快说!”
倒是温祁先开了口:“妹妹放心,沈晋此举虽让自己难免罪责,可也让事态轻微许多。”
少了假传军令,伪造军印两大罪,只挪用军粮一项,虽换在平日里,也是大罪一桩,但比起三罪并罚,可操作的余地就大多了。
“陛下态度如何?”温祁问温阑。
“世子回京第一夜便将此事向陛下告罪过,陛下自然明白其中原委,并不愿追究,再加上沈晋都牵扯进来,两人于岭南而言都是大功臣,怎可能一并罚罪?”温阑缓声道,“可铁律在前,总不能平白破例,叫人轻看了律法。”
“也就是……只是缺一个台阶而已。”温祁抿了口茶水,放下茶盏,“那还不容易?”
温凝一眨眼,嚯,她这二哥哥好使的脑子,终于要用在正处了?
温凝捧着脸听了温祁的建议,其实是瑞王和四皇子惯用的老套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即民意。
挪用军粮,受益最大的人是谁?自然是岭南十三城的百姓们。疫事得到控制,甚至全然消失,受益最大的是谁?仍然是岭南,甚至是整个大胤的百姓们。
照温祁的意思,引导百姓们为孤身请缨前往疫区的裴世子、为不顾律法大义为百姓发军粮的沈小将军请命,舆论酝酿到了一定程度,朝廷看见了,嘉和帝自然有台阶可下。
老套路之所以是老套路,便是因为它实在好用。
温阑听完,当即开始写信。
他在岭南那些日子,十三城都跑遍了,识得不少人。要让百姓造势,自然须有领头人。
温凝也匆匆回到香缇苑。若说“民意”,闹起事来,能有比书生们更厉害的吗?
江南那一行认识了那许多裴宥的死忠们,临分别前都有交换地址,虽则她为了不暴露身份,留的温府,还特地把“温府”写成了“文府”,可其他人的地址,她是有的。
那批人能跟着裴宥四处跑,都是有钱又有闲,家族在当地颇有些名望的,若能鼓动他们带着江南学子为裴宥造势,事情的进展岂不能更快一些?
就是这信……
温凝花了整整两日时间,几乎要抓破脑袋,才终于写出那么一封显得自己没有那么不学无术的来。
可事情往往不如人所料,她的信笺尚未送出,甚至温阑的消息应该都还未抵达岭南,局势已然有了新的变化。
那是沈晋抵京的第四日,正午时分,有十三名岭南来的士人敲响了皇宫外的登闻鼓。
登闻鼓响,民有大冤,无论何时,帝当复朝。当日,各部官员午膳都顾不上用,匆匆赶往金銮殿。
十三名士人呈上了来自岭南十三城的请愿书。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