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烈建国之初,太祖皇帝接受了方自如的建议,采用开科取士的人才遴选制度。
可是这触及到门阀世族的利益,因此受到强烈的抵制,为了朝政的稳定,太祖皇帝不得不做出让步,退而求其次,将科举制度与前代的察举制度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大烈特有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太祖规定,朝廷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由礼部主考,称为会试,由于时间安排在春季的二月间,所以也叫春试。
会试过后,皇帝还要亲自主持考试,称为殿试,这时参加考试的士子不再淘汰,都称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其他的统称为进士。
参见会试的士子,有些是通过地方的考试获取会试的资格,有些是得到有名望的人士的举荐得以参加考试的。(这些都是作者君的设定而已)
会试的内容,分诗赋、经义和策论三部分。
在科考之前,很多士子为了能够在会试中崭露头角,经常四处活动,想方设法将自己的诗赋文章送给主考官,或者其他有名望的达官贵人那里,以期获得赏识,这就叫做行卷和温卷。
如此,必然也就造成请托之风盛行,令开科取士的效果大打折扣。
那天,孟近竹之所以要将一万两纹银买来的无弦琴当场烧毁,将自己的诗赋文章送给围观者传阅,目的就是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诗名。
别的士子行卷走的是上层路线,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的诗文在民间获得广泛的流传,他的诗文本来写的就好,再加上一万两银子的效果,大家自然都要说他的好话了。
如果骆钰英想要在会试中做手脚,就不得不考虑考虑天下人悠悠之口了。
孟近竹有王阁老这位朝廷重臣的举荐,自然也免去了会试之前的各种地方上的考试。
在王阁老的安排下,王彦军和王彦民也有了其他的举荐人,师徒三人即将在同场竞技,也算是前所未有的盛事了。
关内伯府的两位公子慕容近山和慕容近川,三年前也都参加过春试,不过双双落第了。
今天的春试,慕容近山做了充分的准备,又攀上了誉王骆钰英,上榜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只是尽量争取得到靠前的名次罢了。
至于慕容近川,经历了牧场惨剧,右手少了三根手指,连毛笔都握不住,到考场上博取功名,只能在梦里想想了。
春试的头一天,孟颖姑为儿子准备许多好吃的,还在蘅芜苑烧起了高香,供奉起孟家的祖先们来。
靖王骆钰昭推托了一切公务和应酬,吩咐蓝立煌带上礼物,早早的就跑到蘅芜苑候着孟近竹。
孟近竹一看客厅都给摆满了,嗔怪道,“我的靖王殿下,你这是要干啥?”
骆钰昭嘻嘻笑了起来,根本没个王爷的样子,“来为你庆功呀。”
“试都还没考呢,庆哪门子的功?”孟近竹抿嘴笑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