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扫了一眼,没什么问题。
朝阳也是市面上顶尖的出版社了,不只发行杂志,也有纸质书,合同方面不至于骗他。
“陈年,你真打算卖掉微凉不抵流年伤吗?”
吴姐推了下眼镜,有些心痛,是这年代文字工作者的通病。
这篇文的前几章发在了杂志上,反响很不错。
“卖,不都说好了吗?只要价格合适,笔名都归你们。”
光听这名字陈年都替自己尴尬。
但架不住这时代就喜欢这种酸文,每年销量最好的不是经久不衰的严肃文学,而是言情小说。
陈年本来就把它当做生意来看,不像这年代文学大家看自己写的书如同孩子一样宝贵。
而且都是凭着记忆抄抄改改,没有自己真实的感情,凭着发短文稿子打下来的基础,赶紧赚笔快钱而已。
“不再回家商量一下?”
吴姐人很好,仍然劝了一句。
“不必了。”
陈年拿起笔开始签名。
户口本就他一页,商量的话也只能求老爷子托梦了。
陈年现在的年纪不能做很多事,但签的合同还是有法律效力的,朝阳也不怕他反悔。
检查过底稿和复印件的字迹相同,吴姐也签上了名字。
“说实话,如果你不卖这本书的话,以后给你带来的利益不止十倍。”
“没关系,我觉得值得就好。”
又和两人聊了一会儿,见吴姐仍然不愿意买往事的笔名,陈年只能作罢。
吴姐的想法是陈年年轻有为,以后不可限量,这个笔名会有额外加成。
但她不知道的是,陈年以后根本打算启用这名字了。
他现在连个电脑都没有,天天花费大量休息时间手写,陈年身体上也扛不住。
陈年如愿拿到一张银行卡,银行卡刚流通不久,还是个新鲜玩意,只能在大银行使用,有点麻烦。
但想到里面有四十多万的数字,陈年也难得激动。
要知道现在的纸质书盗版横行,正版一年卖几万册都算畅销。
名家一年的版费超过百万的人也没几个,能卖出这个价格已经超出陈年的意料了。
当然,朝阳肯定赚的更多,去弯省出版一两次差不多能收回成本。
可惜陈年没有路子联系到那边的出版社,不然不只这些钱。
至于她说的利益可以翻十倍不止,陈年哪在乎这个,拿这些钱去燕城买个房子,以后带给他的利益都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对于陈年来说未免也太过于简单了,这就是时代的红利么?
本站网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