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菜中有不少掌故:“孔府一品锅”;它的来历是,衍圣公升为当朝一品官时,特做此菜,以表纪念。龙小井当然要点这道菜了。“咱不想做官,品品官菜总行吧。”
“神仙鸭子”是大件菜,为保持原味,将鸭子装进砂锅后,上面糊一张纸、隔水蒸制。为了精确地掌握时间,在蒸制时要烧香,总共三炷香的时间把它做成。相传这是被逼出来的,衍圣公要求此菜做成后立即趁热上桌,不得延误,又要熟烂,又要准时,厨师根据主人吃饭时间,想出点香计时的方法,成为烹饪中的美谈。这道菜,龙小井也点了。
除这两道菜之外,龙小井还点了一品豆腐、翡翠虾环、珍珠笋、蘑肥鸡、精品鱼、鲜蘑尤菜。汤是养生八宝汤。
而丁大宝要吃猪蹄子,龙小井便给他加了一个猪蹄子,也是孔府做法,哥们就是哥们,爱这一口,当然要满足,不是哥们,人家也不张口要了。
俗话说,吃饭吃开业,说的是刚开业的饭店,房间杯盘干净,厨房里没蟑螂,从厨师到上菜,都认真去做,价格也相对较便宜。这家孔府菜,就是刚开业三个多月的,做菜很讲究,色香味形,俱全。就连跑堂的小伙,上菜的女服务员,都是精选的,穿着孔夫子那个时代的衣服,就是帽子高高衣服长长腰间有根宽腰带的那种。小伙子小姑娘们一个个笑眯眯地,菜还没吃先让你心里感觉很温馨。
对马伟都、王晋来说,什么菜没吃过,就是王湘云,在吃上也不缺嘴啊,可是,三人品尝之后,都说这家孔府菜不错,以后还来吃。还嚷嚷着下次谁请客。
正吃着喝着,丁大宝风风火火地赶进来了。这家伙就是胖,一进来就像一座山似的。
“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来晚了。”也不知他是向谁道歉,反正眼睛不看龙小井,也不看马伟都,左一下,右一下,在两位美女身上扫荡。
“罚酒罚酒!”平时龙小井聚会多,王晋参加得多,而这个丁大宝,闻到酒味常常不请自来,当然和王晋混得很熟。所以这会儿王晋先嚷起来了。
“好好好,我该罚,我该罚!”丁大宝每逢酒场,都三呼“我是不怎么喝酒的!”其实丁大宝是个大酒桶,为此挨过多次交警的罚了,屡罚屡犯,这酒瘾,比烟瘾还难戒啊。
不用别人动手,丁大宝把个喝茶的杯子里倒了满满一大杯白酒,端在手里,道:“好了,我罚我自己一杯!”一仰脖子就喝下去了。
王湘云可不认识丁大宝,见丁大宝如此喝酒,一双眼睛瞪得跟小灯泡似的,大概,在她那个圈子里,还没这个喝法的。
龙小井自然要单独敬众人一杯酒,老马一杯,丁大宝一杯,王晋一杯,王湘云一杯,这就是几杯了?众人再分别回他几杯,又是几杯了?不一会儿,那张大宝脸就成了关公脸了。
瞅老马和丁大宝比酒,王晋轻轻用胳膊碰碰龙小井的胳膊,轻声道:“咱俩也喝一杯酒吧,好长时间没一起喝了,跟你一起喝酒,爽!”
龙小井端杯,和王晋对视,目光交流,尽在不言中。
两人痛痛快快地一饮而尽。
王湘云装作没看见,独自品那“官鸭”。
接下来,丁大宝自然要朝两位美女进攻一通。而龙小井和老马也单独搞了两杯,越搞,气氛越热烈。
美女,美酒,真情,就是人生美事啊。只不过,在这小小饭店包间里,是一种人生,而一旦红日东出,小闹钟把人吵醒急匆匆穿衣急匆匆拉尿急匆匆洗漱急匆匆吞早点急匆匆下楼急匆匆动车子到了车流滚滚的大街上想急也急不起来到了班上看上司脸色听同事牢骚自己手中有干不完的自己并不愿意干的事把人弄得焦虑烦躁强迫症时,就知道都市生活不是那么美妙还是田园好啊。
这就是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落实到文字上,就这感受。
“喝酒喝酒!来,我敬你们年轻人们一杯!”热情憨厚的老马,这时已经喝得老脸如猴,但兴致高昂,漏*点饱满地号召年轻人们喝酒。
一杯杯下肚,一口口长气吐出,惟有这喝酒时,让都市白领们扬眉吐气。
酒,确实可以释压。
'小笔会结束了,时间多了,安心码字了。不过,裸奔期间,一天一更,为的是攒点劲,有推荐时适当爆啊。'
………【第048章 美女出谋】………
酒喝个差不多,正是说话的好气氛了,龙小井要进入今晚的正题了。
龙小井当然不能说出是自己的空间生产了两个特大南瓜想卖大价钱以便尽快给家园升级来请几位帮忙推销。他只能对这几个智商绝对不在他之下的哥们姐妹撒个小谎了。
龙小井正了正身子,一本正经地看着大家,换了个与刚才饭桌调笑截然不同的语气,道:“那个,王研究员,大宝,各位,我想顺便说个事情,我家乡的一位哥们,是个种田能手,今年种出来两个特大的南瓜,一个有磨盘大,一个像小牛犊大。我回家乡时看到了,觉得这两个南瓜不一般,想帮他们在京城卖个好价钱。农民太穷了,也太不容易了,要是能帮他们卖几个钱,他们的生活就好多了,所以,今天请你们几位帮着出出主意,看怎么把这两个南瓜鼓捣出去。”
龙小井一说完,5o多岁的马伟都立刻补充道:“嗯嗯,龙小井的这两个南瓜我都看过了,确实是世上罕见。不过,我觉得,要想弄个好价钱,必须要好好炒一下。请你们来,特别是请大宝来,就是商量怎么炒一炒。”
王湘云听了,抬眼看龙小井一眼。之前,她给过龙小井38类种子,其中就有南瓜种子,龙小井的乡亲种出了这么大的南瓜,是不是自己给的种子种的呢?不过,王湘云也纳闷:自己的研究所,种出的南瓜虽然也有个头大的,可没有龙小井所说磨盘那么大的啊。龙小井曾说他的家乡是华北大平原,那里的土地也没什么特殊,那是黄土地,论土质,还赶不上黑龙江的黑土地。那么,这么大的南瓜龙小家乡是怎么种出来的?
王湘云想问,可又觉得在这时间场合问不合适,那不是无意中突出了自己的种子作用吗?再说,也不一定是自己给龙小井的种子种的,万一要不是自己给的种子,那不就有点尴尬了吗?王湘云也就把这个话茬压下,留待合适的时候再问。
不过这两个南瓜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别忘了,她是农业科技研究员啊。
京都第一晚报记者部主任丁大宝和马伟都早就很熟,听马伟都如此一说,一边抓住一个猪蹄子津津有味地啃着,一边口齿不清地道:“老……马,炒……什么……炒,我看你这大收藏家……把南瓜特殊加工……一下,让它永远不坏,然后……你放它几百年,不就是……古董了吗?古董……不是最值钱吗,所以……我看还是……你把它收了吧。对了,收藏时……别忘了给咱这几个哥们刻上几个字,除了咱们的名字外……还要刻上某年某月某日谁谁一起专为此瓜举办夜宴席间讨论南瓜千百年后的价值……这样,咱们也能青史留名了……哈哈!”
马伟都扫了丁大宝一眼,道:“丁大宝你别扯了,你丁大宝写稿行,搞收藏,呵呵,整个一大菜鸟!你知道不,收藏不过三代,还放它几百年!我还能活多少年,就是我收了,到了我的后代,还不知扔到哪个垃圾堆里去了!丁大宝你还真有想象力,你还想到千百年后,你还想青史留名,你还万古不朽呢,哈哈哈!”
龙小井默默听着。经丁大宝玩笑般地一说,龙小井心里还真动了一下:人怕出名猪怕壮,其实任何东西,就怕出名,南瓜也不例外,这两个南瓜的不寻常,恐怕只有他最清楚。毕竟,这两个南瓜,是他无意间从北京带到核桃家园33年前的土地上的那两粒种子,鬼使神差地利用了时空差,长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南瓜。要不是急于给家园升级,还真想把这两个南瓜收藏起来。从它的不平常来想想,这两个南瓜真要是出手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不想出手也得出手,这也是被迫无奈啊!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这两个南瓜怎么个炒法,搞新闻的知道,大凡要炒的事物,必须有个由头,没有由头,怎么炒?比如你让狗咬了,这有什么好炒的,假如你咬了狗,就好炒了,人咬狗,新鲜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