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夺宫: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李渊没有说话,环视了一下群臣。宰相裴寂低着头,一言不发。萧瑀、陈叔达两人积极发言,请李渊明确褒贬。宇文士及本身就参与了密谋,现在几乎是重复了尉迟敬德的话语。其他三人也统一口径,极力称赞李世民。六比零的表决结果,还有一个人弃权。

李渊知道大势已定,轻轻地点了下头。

玄武门前鲜血的清洗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

当天晚上,政变后的父子终于相见。“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这段记录表明,李渊主动召见了李世民,并破天荒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里有一个典故。鲁国的曾参是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有一天,有人跑来告诉他母亲,说曾参杀了人。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不相信。后来陆续又有两个人来告诉说曾参杀了人,曾母有点相信了,忙扔下纺织用的梭子逃亡去了。后来才查明,原来是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与曾参无关。李渊引用这个典故,承认自己为小人蒙蔽,曾经做出过一些怀疑李世民的举动。这些怀疑的举动无非就是李渊借李建成、李元吉的口和手所做的削弱李世民权限的言行。这其实是李渊的本意。李渊现在这么说为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也为父子相见定下了一个基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弑兄杀弟(3)

既然父皇都认错了,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呢?按照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李世民跪在地上,吮吸了父亲的乳头。10父子俩抱头痛哭。

在哭声中,李渊和李世民肯定都想到了刚刚死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为两个儿子的死痛心;李世民则还没适应两个兄弟兼对手的离去,更没有适应用骨肉鲜血换来的胜利。

政变3天后的癸亥日,李渊正式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此时李世民虽然控制了皇城,但京城内外和关中地区还密布李建成经营多年的部队。李世民的嫡系部队力量还很单薄,面临着建成、元吉余党军事反扑的威胁。李世民紧急派遣张士贵与刘师立两人招募新兵,不到一个月组建了上万人的新军,这才完全巩固了在京城的地位。为了尽快平息政变的影响,稳定人心,李世民集团理智处理了李建成、李元吉集团的成员,不仅既往不咎,还对魏征、王珪等东宫旧属委以重任。因此幸运的是,李建成、李元吉集团余党在政变后非但并没有反扑,反而是被彻底瓦解了。

两个月后的癸亥,李渊又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坚决推辞,李渊坚决要让。甲子日,李世民正式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大赦天下,史称唐太宗。

李世民登基后,立即表彰功臣,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五人功居第一。同时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以礼改葬。李建成史称“隐太子”。他的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都因为“谋反”罪名受到株连。李建成下葬的时候,李世民去宜秋门哭丧,之后以皇子赵王福作为李建成的子嗣。贞观十六年五月,朝廷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时候只有24岁。他的五个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也都受父亲的牵连被诛杀。李世民即位后,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元吉为巢王,以曹王李明作为李元吉的后裔。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庚子日,李渊病重,自知即将离开人世。弥留之际,李渊下诏说:“我死之后,皇帝(指李世民)找个其他的地方继续处理军国大事。我的葬礼,按照惯例执行;园陵制度,务从俭约。”当天,李渊在太安宫垂拱前殿逝世,年七十。李渊过了10年太上皇生活。作为太上皇,又作为开国皇帝,朝廷暗地里进行了多次李渊的葬礼程序谋划。群臣为他上谥号为“太武皇帝”,庙号高祖。十月庚寅日,李渊入葬献陵。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像李渊的为政一样。

在李渊葬礼举行前10天,李世民通知史官,要求亲自查阅李渊和自己的《实录》。

《实录》是史官对当朝皇帝言行的记录。每位皇帝自从登基起直到去世,都会有一本自己的《实录》。这是后世评价这位皇帝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古代史官有着强烈的职业道德,坚持忠实记下皇帝的一言一行,即使有敏感之处也以春秋笔法一一留下原始记录。《实录》因此在帝国政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原则上皇帝是不能查看前朝的《实记》的,更不用说看自己的记录了。

因此,李世民的要求被恪守祖制的史官婉言拒绝。

李世民没有放弃查看《实录》的努力。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主管唐太宗《实记》的编写。有次,太宗不经意地问起:“卿家掌官起居注,都写了些什么事情啊?人君能够看一下吗?朕想看看本朝的记录,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褚遂良严肃回答说:“起居注记录皇上的言行,善恶都要忠实写下,因此对皇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臣没听说过帝王亲自去看自己的历史记录的。”

李世民问:“我有不对的地方,卿家也会记下吗?”

。。

弑兄杀弟(4)

褚遂良:“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李世民还想说什么,黄门侍郎刘洎进言说:“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大家都看得见。即使皇上不让褚遂良记载一些过失,天下之人都记着呢。”李世民只好作罢。

一年后,李世民还是达到了目的。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对房玄龄说:“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都可以作为将来的规诫。不知道当代国史,为什么不能让帝王阅读呢?”

房玄龄回答说:“国史善恶必书,因此皇帝不敢做一些非法的事。史官们只是因为怕记录中有违背皇上旨意之处,因此不让皇上阅读。”

李世民辩解说:“我的意图与其他人不同。我看国史,如果有善事,自然不必去说;如果有什么不好的记录,我也以之作为借鉴,让我自己能够修正改进。卿家可以抄一份来给我看看。”

房玄龄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就抄了一分删略版的编年体国史呈送给李世民。其中有李渊、李世民两人的《实录》各二十卷。

《实录》返回来后,史官们发现,李世民对武德九年###的地方做了批注。房玄龄不久又传来李世民对李渊和自身实录编辑工作的具体指示:“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真正有用的原则就八个字:“改削浮词,直书其事”。李世民对房玄龄的训话,彻底暴露了他坚持要看当代史的真正意图。所谓“周公诛管蔡”,就是他为“玄武门之变”所定的调子,史官必须按照这个调子执笔。“小心谨慎”的房玄龄完全照办。太宗对修改后的两朝《实录》很满意,对房玄龄、许敬宗、敬播皆有赏赐。尤其是许敬宗,不仅赐物,并且加官,“权检校黄门侍郎”。

初唐时期的历史就这样按照李世民的指示书写。我们现在看到的唐朝初年这一段历史原典就是经由李世民阅读、拍板确定的。

。 想看书来

继承人风波(1)

我曾徒步攀登乾陵。半坡上,有人指认某处大石之下就是一代女王武则天陵墓的入口。在那巨石之下安歇着一位悲壮的女皇。她花费毕生的心血建立了女性王朝,最后又回归传统礼法,以嫔妃的身份安葬在懦弱平庸的丈夫身边。

武则天花了50年时间去让权力竞技场接受一个女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