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帝国的残影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德庇时与首席按察司约翰·休姆(John Hulme)间的不和是他下台的直接原因。据记载,休姆有次于某个在船上举行的舞会醉酒闹事,德庇时遂以此为由,透过行政局辞退休姆。休姆被辞退后返回英国,向伦敦政府投诉。由于休姆在伦敦有具分量的人支持,结果德庇时的决定遭伦敦当局推翻,并促使他在1848年3月18日辞去总督一职,3月21日离开香港。

德庇时为官不良,于学术方面却颇有建树。他是英国驻华外交官中的第一个汉学权威,1823年就出版了大作《贤文书》。1836年,他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论》,后于1857年出了修订版,篇幅从900页扩大到980页,仍为两卷本。晚年,他隐居英国布里斯特尔,潜心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于1876年获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一生还有《中国杂记》、《中国诗歌论》、《中国见闻录》、《交战时期及媾和以来的中国》等著作问世; 并译有《中国小说选译》、《好逑传》和《汉宫秋》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领事馆汉学(3)

一般认为,德庇时对中国文学的西传起到相当作用,但对他的中文水平,辜鸿铭表示了严重怀疑。1883年10月31日,辜氏在上海的英文《字林西报》发表《中国学》一文,其中提到:“德庇时爵士对中国人真的一无所知,他自己也够诚实地承认了这一点。他肯定会讲官话并能够不太困难地阅读以那种方言写成的小说。但是像他当时所掌握的那点中国知识,到现今怕是难以胜任任何一个领事馆的翻译职务。”但辜鸿铭承认了德庇时的著作在英国人中的影响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仍能发现绝大多数英国佬对于中国人的看法,是受到他关于中国著作的影响。”(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2006)

德庇时1890年去世,终年95岁,是最长寿的一位港督。

《贤文书》

(John Francis D*is ; Hien Wun Shoo。 Chinese Moral Maxims; With a Free and Verbal Translation; Affording Examples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London & Macao; 1823)

《贤文书》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道德箴言及谚语词典,所收格言谚语,或来自中国远古典籍,或来自历代文学作品,或来自民间流传。比如“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而不善”、“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遇急思亲戚,临危托故人”、“贤人多财则损其智,小人多财则益其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温柔终益己,强暴必遭灾”、“屏风虽破,骨骼犹存,君子虽贫,礼仪常在”等等,等等。

《贤文书》的排版方式独特,中文格言以竖排方式印在页面中间,顶上是整句话的英文翻译,右边以英文逐字译出相对应的汉字,左边为每个汉字的罗马注音。

此书是他业余研究的成果。书的出版时间为1823年,但据他在序言中说,其实1818年已经脱稿。那一年,是他随阿美士德勋爵赴京返穗后的第二年,在东印度公司还是普通职员一个。传言都说德庇时热爱中华文化、语言天赋高超,从此书看,并非虚传。若非天才,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刚到中国短短五年,如何仅靠自学,便掌握艰深的中国文言文,更编写出一本汉英格言词典来?他不仅自己对中文着迷,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惠及旁人。所以,他在序言中还说,他编写此书的首要目的,是为学习中文者提供帮助。

德庇时对中文的迷恋,相信也受到小斯当东的强烈影响。小斯当东即多马·斯当东爵士。他12岁时,便随父亲老斯当东一起,参加了马戛尔尼爵士谒见乾隆的使团。任务完成后,老斯当东返英,却将12岁的儿子留在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因为北京之行,使英国痛感汉语文人才之匮乏,觉得已对英国海外大业构成威胁。1798年,小斯当东被提名进入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分行任书记员,1804年升为货物管理员,1808年担任翻译,1816年出任大班。

德庇时刚到广州时的职位,正是当年小斯当东的位置,而后者此时已成了他的最大上司。经长年在华学习生活,小斯当东早已是彻头彻尾的中国通,成了英国在华的第一汉语专家。可以想见,面对这样一个上司,德庇时学中文不仅有动力,也有压力。估计他天资聪颖,进步神速,让小斯当东印象深刻。因此,当小斯当东以副使的身份参加阿美士德勋爵使团去谒见嘉庆皇帝时,才会选德庇时为随员。 。。

第六章 领事馆汉学(4)

德庇时对小斯当东的提携充满感激,因此,特将《贤文书》敬献给小斯当东,印在书的扉页上。相信两人一直保持亲密关系。

另外,德庇时年纪轻轻,便倾力编写此书,朋辈的影响也不可忽略。他的同事中,便有大名鼎鼎的汉学家、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马礼逊在广州时,因境遇凄惨,1809年被东印度公司广州分行录为汉文翻译。至德庇时1813年加入该公司时,马礼逊的工龄已有了四年左右,算是德庇时的前辈。1815年,马礼逊在东印度公司帮助下,出版了《汉语语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后又陆续出版了《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一至六卷和《广方言词汇集》(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德庇时在《中国杂记》第四章中谈到此段往事时说,他曾参与了《华英字典》的通稿审校,觉得受益匪浅。

可以想见,《贤文书》的编写与出版,多少是受了马礼逊的触动与启发。同时,此书也是对马礼逊工作的补充。虽然马礼逊已继英国人瑞帕(M。 Raper)之后,推动了中英文对照字典的起步,而格言、成语类的中外文对照词典此时尚未出现,因此,《贤文书》是一部空前的著作。此书出版近五十年后,这一类的著作才大量涌现,如1869年法国童文献的《中国谚语》(Paul Hubert Perny; Proverbes chinois; re cueillis et mi sen ordre;1869)、1875年威廉·斯卡伯勒的《中国格言集》(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rev.C。 Wilfred Allan,1875)、1886年明恩溥的《汉语中的谚语和俗语》(Authur Henderson Smith; Proverbs and mon Sayins from the Chinese)等。

据《贤文书》序言说,书稿完成后,即被送回伦敦的豪斯图书馆,经维京思博士建议,书稿又被运回中国,后经全体董事决议,将该书在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厂付印出版。之所以如此折腾,是因为书中有大量中文,只有在澳门印刷方才可行,因为东印度公司在那里有完善的中文印刷设备。因此,此书从完稿到出版拖了五年。

市场实例

瑞士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古旧书行目前有一册《贤文书》在售,1823年版,由东印度公司自己的印刷厂印刷,在伦敦和澳门同时出版。该书保持了原始的蓝色布面精装,正文共199页,封面有些松脱,此外,内外均保持完好。该册的售价为1,570美元。

《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论》

(John Francis D*is ; The Chines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wo Volumes; Knight; London: First Edition; 1836)

本书是德庇时的代表作,首版于1836年,以后屡屡再版,至1857年又出了修订版?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